3月29日下午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今日发布了关于下发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意见的通知(简称“通知”)。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以上,推动实现三网融合,IPv6 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2500 万,实现IPv4 和IPv6主流业务互通,IPv6 地址获取量充分满足用户需求。
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5.13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8.3%,互联网已深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我国已成为全球互联网大国。然而,网络地址获取量不足、安全可信度较差、服务质量较低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我国互联网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通知称,目前,我国仅拥有约3.32 亿个IPv4 地址(不含港澳台地区),即使大量应用地址翻译(NAT)等技术延缓IPv4 地址消耗,仍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应用需求。推动互联网由IPv4 向IPv6 演进过渡,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下一代互联网已成为全球共识。
通知明确了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路线路与时间表。2013年底前为现网商用试点阶段,通过开展IPv6 网络小规模商用试点,向用户和应用优先分配IPv6 地址,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演进路线,为全面部署IPv6 网络做好准备。届时,我国所有骨干网和约10%的城域网支持IPv6,所有新建网络设备支持IPv6,中国教育网(CERNET)和中国科技网(CSTNET)全部支持IPv6,域名服务器基本支持IPv6 访问与解析;制定大规模公众网络由IPv4向IPv6 平滑演进过渡方案,实现IPv4 和IPv6 网页浏览业务互通。同时,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0%以上,IPv6 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800 万。
第二阶段为2014-2015 年,主要开展大规模部署和商用,逐步停止向新用户和应用分配IPv4 地址,推动实现三网融合,组织新型网络体系架构及技术的规模验证,为“十三五”期间产业创新发展做好准备。
根据发展目标,在这一阶段,东部发达地区所有城域网支持IPv6,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约50%的城域网支持IPv6,域名服务器全面支持IPv6 访问与解析;推动大规模公众网络由IPv4 向IPv6 平滑演进,实现IPv4 和IPv6 主流业务互通;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以上,IPv6 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2500万。
通知还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基本建成世界先进水平的网络基础设施,完成向下一代互联网的平滑演进过渡,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大幅缩小数字鸿沟,基本掌握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实现我国互联网的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