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无线城市发展模式研究
2012-03-06 08:54:47 来源:网络通信中国网 作者:【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无线城市
 
近年来,无线城市发展如火如荼,以政府或运营商主导推动的无线城市在全国各地展开大规模建设,国内三大运营商更是将无线城市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业务转型的重要契机。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是无线城市发展的大好时机

  近年来,无线城市发展如火如荼,以政府或运营商主导推动的无线城市在全国各地展开大规模建设,国内三大运营商更是将无线城市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业务转型的重要契机。

  1、用户移动互联需求日益旺盛,无线城市市场空间不断扩展

  当前,移动互联网已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活跃用户数逐步攀升,越来越多的用户愈发习惯于随时随地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对于将无线城市聚焦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运营商来说,用户对移动互联需求的激增和依赖性的提升,不失为发展无线城市根本的动力。

  另一方面,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车载导航为代表的融合类产品逐步普及,又催生了更多的流量需求与业务应用,刺激了客户需求,为无线城市市场提供了规模庞大的潜在用户群,引发了无线城市无尽的应用空间。

  2、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和网络覆盖的提升,夯实了无线城市发展基础

  无线局域网接入、3G加强版等多元化网络接入技术逐步走向成熟,Wifi、3G等无线网络建设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开始商业化运营,为用户在不同场合和环境下接入相应的网络提供了技术基础,也为大流量业务的实现提供了初步的网络基础。

  二、无线城市发展更面临着移动互联网引发的诸多挑战

  如同硬币的两个方面,移动互联网业务也给无线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挑战,行业边界的模糊、业内外竞争的加剧、用户注意力的分散、网络压力的增长等等,也加大了运营商无线城市的建设难度。

  其中,有两项挑战非常严峻。一是网络负载不平衡,速率较低的2G网络负载过重,对数据业务承载性能较好的3G和WLAN利用率不足,网络协同效应有待提升。二是由行业边界模糊化引发的竞争白热化,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终端等各类厂商纷纷介入电信市场,直接到达用户端的环节日趋丰富,使得运营商控制产业链的能力减弱,更难迅速推出成熟、可推广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在无线城市方面更是缺少“杀手级”应用。

  同时,运营商无线城市建设虽已走过理念构建、运营探索和商用试运行阶段,开始进入规模推广时期,但实际上不乏造势成分和追求概念的因素,无线城市运营中仍存在着较多问题。运营商普遍构建了面向政府的政务类应用、面向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和面向公众的民生类应用三个方向的业务架构,其中,政府和企业应用多是传统集团客户信息化业务的延伸和拓展,业务相对成熟,而面向公众的民生类应用作为当前无线城市发展的重点,基本是移动互联网业务,却缺乏成熟产品和运营经验。各地已建的无线城市平台普遍存在功能不够完善、灵活扩展性欠缺、没有统一规划指导、需要整合的社会资源过多、营销推广不力等问题。

  三、搭建“明目标-促深耕-搭闭环”的发展框架

  国内厦门、上海、北京等无线城市发展方式各异,都处于摸索阶段,尚未形成一套主流的运营模式。笔者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可以从明确目标、深耕产品和完善闭环管理三个方面着力,构建完整的发展运营管理模式。

  1、明目标:建大平台,集聚用户,为实现无线城市的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奠定基础。

  目前无线城市还处于初级阶段,平台上搭载的移动互联网业务还不成熟,尚无法形成相对完善的盈利模式。现阶段运营商一方面可以致力于搭建大平台,定位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整合平台,通过平台建设,给各种应用提供标准化的接口,鼓励接入,将更多相关的业务纳入进来,提高资源共享利用率,实现范围经济。

  另一方面,由于无线城市具有个性化、移动和互联网随时随地随身的特征,对公众的影响是多层面、深层次的。运营商通过引入涉及民生各个层面的多种应用,吸引聚合各类用户,提升用户规模和流量规模,实现规模经济。

  需注意的是,在移动互联网成长期,规模化的用户注意力是最重要的,无线城市运营应大力投入资源来培养用户习惯,即使在用户产生了一定依赖性之后,仍继续诱导用户使用,以稳固用户规模。12月中旬,北京的西单、王府井等六大区域可免费Wifi上网,即是三家运营商为培育用户的先期投入。无线城市持续发展不仅要使用户数量规模化,更需要使用户行为的长期化。

  2、促深耕:明确重点产品方向,围绕重点无线应用展开市场推广。

  无线城市是移动互联网的有效落地,无线城市的重点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重点移动互联网业务,但运营商切忌与已有成熟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展开正面交锋,应立足产品差异化发展。对于政务和民生类应用,运营商可强调做本地化的移动互联网信息聚合门户,突出地方特色和区域特点;对于企业信息化应用,运营商可结合集团客户市场的开拓,开展交叉式营销。

  由于现有无线城市业务基本上处于生命周期的起步期,没有成熟的运营经验可供参考,所以在遴选推广产品时,应首选市场需求大、用户门槛低的业务,促进产品成熟,形成可推广产品,再进行市场大规模的推广。

  在业务深耕的同时,还要注重平衡风险。当前无线城市产品集中度过高,商家联盟等少数几项核心业务的波动往往会对整体运营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无线城市运营初期,可以适当容忍畸高的产品集中度,作为精品聚焦和形象推广,但应不断推广其他重点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逐步完善,降低集中性风险。

  3、搭闭环:通过市场反馈优化产品,加强对合作伙伴的全程管控

  在无线城市运营实践中,需要注意搭建“产品设计-推广-优化”的把控闭环,实现对端到端流程的闭环式管理,加强事前对客户需求的调研,事中注重用户体验,事后完善客户回访工作,加强业务规范建设。

  由于运营商主要是与合作伙伴共同完成产品的研发、市场拓展工作,与产业链上主体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但合作伙伴也有自身的利益诉求,在产品引入的过程中,运营商应加强对引入产品的管控,不能忽视产品设计、推广和优化上的任何环节,尤其要预先评估引入产品的市场需求、做好产品的筛选。运营商凭借自身大量的客户资源和合作资源,往往会放松对推出产品的把控,允许合作伙伴到市场中检验和完善产品,但这样难免会造成营销资源的大量浪费,也错失了市场先机。为加强把控,运营商可以设立“大产品经理”角色,从产品设计、市场推广、产品优化的全过程进行跟踪。

  无线城市业务发展与运营互为牵引和支撑,必须协调发展,同时随着无线城市业务的日益成熟,无线城市运营健康程度将会成为新的关注点,通过对运营状况的评估和优化,推动无线城市步入健康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基于融合通信平台的综合指挥调度..
下一篇打造经济型数据中心 IT成本效益最..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