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物联网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是关键,而缺乏自主品牌和自主核心技术一直是“中国制造之痛”。如果不能克服“技术短板”,何以实现新兴产业跨越发展?
确实,核心技术是新兴产业的心脏。不掌握硅提纯、超高频射频识别等技术,即便是做光伏、物联网,也不过是“新兴产业的加工制造业”。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对外技术依存度还很高,很多技术仍需引进。比如,我国光伏企业很多,但掌握多晶硅核心技术的依然是美、德、日这些国家。这几年我们的物联网虽然发展得很快,但传感器、超高频RFID技术与国外相比还有差距,2009年全球物联网100强中,81个在北美,18个在欧洲,亚太地区只有一个,而且不在中国。发展物联网新兴产业,必须正视我们的“技术短板”,时刻保持头脑清醒。
但是,我们也不必因此妄自菲薄,认为“技术短板”不可超越、搞新兴产业是好高骛远,更不能把“技术短板”当作晚作为甚至不作为的“挡板”。事实上,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基础、科教水平、制度环境有了一定基础,开始进入科技创新活动的活跃期。发展物联网新兴产业,就应该基于自身条件“跳起来摘桃子”,抢先布局,而不能囿于“技术短板”无所事事。
辩证地看待物联网新兴产业“技术短板”,要看到我们的“短中长”。我们确实还当不了科技创新的团体冠军,但可以做单项冠军。专家指出,我国在一些新兴产业方面已有一定技术积累,少数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到了产业化突破的“临界点”。
辩证地看待物联网新兴产业“技术短板”,还要看到科技创新的潜在能量。“近年来,有些地区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才教育的投入。某省人才资源总量760万”、“高层次人才36万”、“在校大学生177万”、“在校职校生170万”……可以预期,如果能够发挥育才、引才、聚才优势,能够营造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和发展平台,这些潜力就将变成克服物联网新兴产业“技术短板”的现实动力,变成支撑物联网新兴产业倍增计划的强大力量。
总之,辩证看待物联网新兴产业“技术短板”,就是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不足,又要看到自身的优势,不断增强发展物联网新兴产业的信心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