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5G+工业互联网”在技术、产业和应用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正加速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12月23日,在2025中国信通院深度观察报告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汤立波分享了在具体领域,我国“5G+工业互联网”发展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挑战。 在技术创新领域,5G-A的研发与部署成为核心驱动力。今年我国运营商已正式启动5G-A商用,其超大上下行、轻量化技术成为现阶段推进重点。中国移动、电信、联通聚焦RedCap及载波聚合等能力建设,广电也积极参与全频RedCap部署。展望未来,确定性低时延、通感一体等技术将接力成为发力方向,为工业互联网持续赋能,提前导入6G融合技术理念,助力产业技术迭代。
在应用场景拓展方面,5G-A与工业适配加速,五大类创新应用场景轮廓渐明。早期借助3CC高速率和RedCap技术,视觉类、数据物联类、运动控制类场景率先落地推广;中后期仓储类和定位感知类场景也将依需有序部署,且随着工业需求深度挖掘,更多创新场景有望涌现,全方位重塑工业生产流程与管理模式。
图片在产业供给层面,当前工业5G终端设备仍为产业需求瓶颈,供给量难以满足规模化需求。我国全力构建超高速至极低速全速率产品体系,5G工业网关、CPE等进网产品超百款,5G RedCap终端超50款,5G-A PloT无源物联终端也加快商用步伐,有效填补产业需求缺口,夯实规模化发展根基。工业5G独立专网建设虽面临成本、频谱、产品供给等挑战,但中频段产业基础与一体化设备发展为其提供支撑,大型企业及特殊行业应用渐趋成熟,未来有望随成本降低拓展应用范围。
图片工业5G独立专网具备五大特征:资产专属、资源专用、灵活部署、自主管理、安全可靠。Sub-6GHz的产业供给相对完善,中频段芯片等产品基本齐备,AGV等内嵌5G工业设备逐步推广;而毫米波网络产品虽基本完成研发,但CPE、工业网关等终端设备供给明显不足。工业5G独立专网功能上集多种设施于一体实现现场一体化交付,产业上有多家企业共同推出产品及解决方案,模式上与运营商合作获取频谱资源且在资产权属和建设运维方面更灵活。适用企业为大型特大型企业和特殊行业企业,潜在问题有频谱授权和产业链配套。
在应用实践方面,5G工厂建设成本持续降低,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参与度大幅提升。工信部700个5G工厂名录中,500万以下成本占比近28%,小型企业平均建设成本约300万元。设备预测维护、能效管控等十大场景应用率超70%,彰显典型场景可复制性与实用价值,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占比同比增长近十个百分点,有力促进产业均衡发展。
在试点城市布局方面,首批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呈梯队分布,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产业基础雄厚的城市成为重点。试点城市聚焦解决应用难题,创新网络建设与商业模式,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率先规模化部署,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不好用””“用不起”等难题;以创新为驱动,工业5G独立专网、新型工业网络体系;以应用为路径,“创新-试验-应用”,打造商用模式引领产业整体前行,为全国推广积累宝贵经验。
我国企业还积极探索“5G+工业互联网”国际合作路径,我国企业积累大量“5G+工业互联网”实践经验,正积极向全球推介“5G+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模式、5G工厂等“中国方案”。基础电信企业/设备商出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制造企业海外建厂,成功的5G工业解决方案海外复制,在港口、矿山、工厂建设等多领域海外项目取得实质进展,提升我国产业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