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中兴通讯创建基于多维技术融合的确定性承载网新体系
2023-05-15 17:22:46 来源:C114中国通信网 作者:【
关键词:中兴通讯
 
近日,由SDN/NFV/AI 标准与产业推进委员会主办的2023年云网智联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期间,中兴通讯有线资深系统架构师刘爱华在确定性网络分论坛上发表了“基于技术融合的确定性承载技术体系”的主题演讲,同与会专家分享了中兴通讯有线产品为实现数字中国和制造强国的目标,面向工业互联、5G/B5G等应用场景提出的确定性承载技术架构、技术体系,同时提出建立标准化架构和体系的建议。

  近日,由SDN/NFV/AI 标准与产业推进委员会主办的2023年云网智联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期间,中兴通讯有线资深系统架构师刘爱华在确定性网络分论坛上发表了“基于技术融合的确定性承载技术体系”的主题演讲,同与会专家分享了中兴通讯有线产品为实现数字中国和制造强国的目标,面向工业互联、5G/B5G等应用场景提出的确定性承载技术架构、技术体系,同时提出建立标准化架构和体系的建议。

  刘爱华介绍道,承载网当前呈现出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越来越多样化的业务承载在基础物理网络设施之上,带来了更加广泛的服务质量类型的需求,对承载技术提出融合的要求,以提供更加丰富的承载能力;二是承载服务质量提升的方式逐步从单纯的带宽升级向带宽、时延和丢包等承载指标体系的升级实现转变,要求承载技术不断融合,以适应分类分级的确定性要求。

  刘爱华分析道,承载网几十年的发展正是TDM复用和分组复用不断融合的过程。TDM复用支持硬隔离,提供确定性带宽、时延和抖动。而分组复用支持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和更灵活的转发功能。这两种技术的融合为承载网提供了更加广泛丰富的承载服务能力。截至目前,中兴通讯已在多个有线网络技术领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技术融合实践。首先,中兴通讯SPN(Slicing Packet Network)、OSU(Optical Service Unit)、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技术在L1物理层实现了融合;同时,在L3 IP分组网络中,中兴通讯提出增强确定性网络EDN(Enhanced Deterministic Networking)解决方案通过L3层增强确定性实现确定性承载大规模端到端的广域互联,其中的时隙化队列调度机制有效弥补了传统分组网络确定性能力的不足。上述多样性技术支持不同等级的确定性承载能力,提供了形成基于技术融合的确定性承载技术体系的基础。由此,中兴通讯提出包含资源层、路由层和业务层的三维确定性承载架构,该架构能够很好的支撑确定性承载技术体系,可作为技术标准化的参考。

  此外,经行业各方的努力,确定性承载技术标准已逐步成熟,并覆盖从确定性承载指标体系到SPN、OSU、PON和EDN技术系列等专项领域。中兴通讯倡议业界加快推进确定性承载技术标准体系的完善以形成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

  确定性承载技术作为面向B5G/6G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打造新型基础网络设施的基础能力。发展基于技术融合的确定性承载技术体系将为承载网络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奠定技术基础。未来,中兴通讯将携手产业伙伴,为该技术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华为大幅增加可折叠手机零部件订..
下一篇思博伦助力中国移动5G物联网开放..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