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IDC正式发布了《中国政务云服务运营市场份额,2020:融合创新,走出内卷》报告,其中梳理的中国政务云市场发展趋势,以及市场格局,耐人寻味。
报告显示,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及经济下行压力影响,2020年,各地方政府财政支出预算增速回落,使得政务云服务运营市场整体增速放缓。尽管如此,相比2019年,2020年中国政务云服务运营市场的增长比例仍高达到25.02%,说明政务云是市场刚需。
从市场份额来看,浪潮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华为、紫光、曙光云、中国电子云成为中国政务云服务市场“新七雄”。中国政务云市场群雄逐鹿的竞争格局进一步加剧。与浪潮云、中国电信、华为等中国政务云排行榜的“常客”相比,去年才规模化布局政务云市场的中国电子云的崛起速度让人刮目相看,虽然其市场占有率目前为5.2%,但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服务政府、央企国企、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中国电子云,致力于成为国内云计算服务运营商的头部企业,它今天已经迈出了实现理想的坚实一步。
01、政务云“下半场”
2020年被认为是政务云市场发展的一个拐点。一方面,在防疫抗疫过程中,政务云的价值得到凸显,政务云建设成了政府职能转变、普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建设双轮驱动,有力地促进了政务云平台的完善和落地应用。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加强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推动政务信息化共建共用,以及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在“十四五”期间,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集约建设政务云平台和数据中心体系,推进政务信息系统云迁移成为核心任务。
山雨欲来风满楼,以上述目标为导向,可以说中国政务云正在步入“下半场”。
中国政务云的“下半场”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又有哪些新的趋势呢?回顾中国政务云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基础设施资源集约化建设,到后来的数据整合与共享,再到如今以业务为核心,借助融合创新的手段,持续推动服务运营与生态的快速发展,中国政务云建设正迈上新的台阶。
首先,中国政务云需要一个安全、可靠的底座。毫无疑问,它就是云底座。从实践来看,虽然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各种模式都有部署,但从合规与安全性、数据主权,以及符合政府客户实际需求等多个角度来衡量,专属云是当前的“民心所向”。
另外,我们已经身处混合云时代。政企客户从一开始埋头建云,可能忽视了各种规模、模式的云的互联互通,而政务云“下半场”的一项关键任务就是将现有的各种云打通,更好地实现不同云中数据与应用的流动与共享。因此,混合多云基础架构的统一纳管能力将是对政务云服务商的一大考验。
其次,仅有云底座还远远不够,“新基建”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就是建设数字政府与智慧城市大脑,支撑丰富多彩的行业应用落地。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则成了“加速器”,重新定义了生产资料、生产力和生产工具,从云化转型到数字化升级,这是必由之路,对于政企客户以及云服务商都是如此。
再次,IDC报告指出,当前政务云正处在从底层基础设施建设向信息共享、数据融合过渡的阶段。相较2019年,政务云上用户对资源量的需求变得更大,对支撑的业务 范围也有所扩大。目前,全国80%以上的地市以及部分经济发达的县域都有了政务云的支撑,未来,相关部门会在政务云平台上拓展更深入的数据服务。因而政务云面临着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的转折:一方面,要深入整合应用和服务,特别是解决跨域的数据融合问题,加速业务创新的同时打造开放的SaaS生态;另一方面,基于多元基础架构的云服务运营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运营的比重将继续加大。
今年是IDC连续第二年发布“中国政务云服务运营市场份额报告”,其关注热度甚至超过了中国政务云基础设施,云服务运营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可见一斑。
最后,由行业需求的特殊性决定,政务云客户对于自主创新、安全可信、持续发展的追求是“流淌在血液中的基因”。信创大潮的兴起,正好顺应这一趋势与诉求。对于政务云服务商来说,信创技术与整体能力将成为重要的加分项。
02、时代之云
政务云进入“下半场”,政企客户究竟需要一朵什么样的云?其实4个字就可以概括——“时代之云”。
何谓时代之云?一定是占天时、得地利、聚人和。
当云计算在各行各业百花齐放,成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之时,政企数字化转型万亿规模的大市场呈现在眼前。中国电子云在此时以为政府、公共服务机构、央企国企专属打造新一代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定位“闪”入政务云市场,不能不说是抓住了新的“风口”。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电子云就是“时代之云”,生逢其时。
IDC指出,政务云的建设与智慧城市业务正逐步走向融合,从支持传统的政府办公、政务服务走向支持城市治理、各种类型的智慧行业应用,以及城市安全运营等,并在异构兼容的基础上,采用多云服务商的服务模式,由“上云”向“云上”转移。
政府机构对于异构的云服务与云能力的统一纳管要求越来越强烈,尤其是对异构云资源的调用、云服务的统一规划、多云承载的业务与数据的互通协同等都提出了更多要求。
当初中国电子云刚入局时,人们也曾就“后来者还有没有机会”这一问题进行过激烈争论。中国电子云集中国电子自主技术之大成,同时依托中国电子网信产业全栈技术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具备了技术后发优势。中国电子云赶上了云原生的浪潮,具备IaaS、PaaS与SaaS全栈能力,为政企客户提供了安全可信、持续进化、自主运营、智能运维的云边端全场景解决方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子云为政企客户量身打造了“公有云服务+专属公有云产品”的市场模式和专属运营模式,成了破冰政务云市场的利器。举例来说,中国电子云今年4月发布的全栈自主专属云CECSTACK具有“多云融合、多域专有”的特征:“多云融合”,即可同时支持多朵云计算集群,借助其功能强大的多云管理平台,实现同构和异构混合云的融合管理;“多域专有”表明CECSTACK具备多个地域的统一管理能力,可提供金融级的可靠性基础设施,保证业务连续不中断。诸多成功实践证明,CECSTACK的这些特性有助于政企客户夯实云基础设施,实现混合多云的高效纳管。
如今,政务云更强调对政府机构的大数据进行整合并结构化,通过构建大数据、云计算运营中心以及政府业务中台,打通不同部门的大数据,促进数字政务服务的开放、共享。云数融合是大势所趋,也是中国电子云努力的方向。
中国电子云内聚云原生、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全面能力,除保证安全可靠的IaaS以外,还提供体系化的云产品和服务。比如,在PaaS层提供飞擎低代码开发平台、飞捷云原生应用平台、飞瞰数据中台、飞思AI中台和云数据库服务;在SaaS层,面向多样化的应用场景,提供云邮箱、蓝信、一体化协同办公、生态服务等应用产品。
在数据治理方面,基于中国电子云提供的可信安全数字底座,中国电子深化数据治理研究课题,创新数据治理新模式,提出数据元件作为数据流通的“中间态”,形成以“一库双链、三级市场”为核心理念的数据要素市场化工程路径。同时,以数据要素金库建设为支撑,打通数据资产链和数据价值链,催生数据资源、数据元件、数据产品“三级市场”,实现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的三次“蝶变”,助力构筑城市发展新引擎,利用“数据”拓展城市和社会更大的发展空间、发展动能和社会财富。
IDC分析指出,政务云服务的运营是未来政务云发展的主要模式。云服务商不仅要为政府提供实现降本增效的云服务方案,还要提供能够支撑业务创新的融合方案,并可对多元基础架构实现兼容性运营。
从这个角度说,政务云考验的是云服务商的综合能力,既要保证全栈安全,又要实现创新;既要具备深厚的技术储备,又要提供高质量的运营;既可以提供商务咨询、技术规划设计、部署实施、运维服务、人员培训等一体化的服务,又可以提供云平台建设、运维、运营、生态、品牌营销等全流程服务。
中国电子云着力构建开放、创新、协作的商业模式和生态体系,与生态伙伴以技术合作、商机共享、资源互用等方式共同服务政企客户,提供“科技+服务+产业+运营”的全栈创新解决方案,并通过“云数”产品、政府应用和企业应用等全栈产品体系,为城市提供数字底座与业务中枢平台,以“数据+场景”驱动政府数据治理能力的提升。在IDC发布的《中国政务数据治理解决方案市场份额,2020》报告中,中国系统位列中国政务数据治理解决方案市场份额前五,增速第一。
毋庸置疑,云要建立在安全的自主可控的体系之上,政务云就更是如此。中国电子云是中国电子整体信创能力的一个集中展示窗口,也是能力输出的出口,更是其独特的竞争力。中国电子云基于被誉为“中国架构”的自主技术体系,并加入S-Security立体防护的安全可信链,以自主创新、安全、开放,筑牢政企客户的云底座。
为什么说中国电子云是“时代之云”?因为它因中国“云数”融合创新的时代需求而生,以助力政企数字化转型为己任,以打造国家网信产业的核心平台为目标,占云计算深化应用之天时,得政务云“下半场”之地利,聚信创大势之人和,未来可期。
03、中国电子云在闪光
如前所述,中国政务云市场正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中国电子云的实践再次验证了这一点。
武汉自2021年8月3日开始至8月5日24时,三天全市累计核酸检测采样超千万人次。武汉又一次高效防控,其背后长江云通打造的政务云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江云通是武汉市政府联合中国电子共同打造的城市践行者和数据产业运营商。在这次全面核酸检测过程中,长江云通及其各所属公司投入近300人,充分利用云及大数据的技术优势,提升了检测效率。
中国电子云曾创下一项纪录,仅用15天就为国家管网交付了集团级专属数据中心和云平台,提供全面的云平台级运营、运维服务,承载了集团及二级单位65套关键业务系统,并与管网网络和安全架构全面对接,满足了国家管网对云平台安全和资源的需求。
中国电子云还为四川遂宁构建了一朵统一的政务云,助力22个核心委办局、30个核心业务系统上线。遂宁政务云将全市医保、养老、教育、环保、电子商务、互联网+政务、公共预警、时空信息、GIS等42个政府网站及39个部门业务系统全部纳入平台,承载全市全域政务数据,实现统一存储和安全防护。仅2020年7月至12月期间,遂宁政务云云资源使用率超过95%,累计为遂宁市政务信息化节约费用400余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电子云目前支撑了100+城市的信创实践、15个城市落地“云数”数字底座、40+城市合作推进等。
IDC指出,未来政务云将面临深度挖掘数据价值、精细化管理上云业务、提升使用质量三大痛点。中国电子云的实践正是围绕解决这些难题展开,逐步积累经验,发展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