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一两年间实现了全球市场出货量的亮点突破和重要积淀后,今年正成为中兴终端新的转折期。
4月末,中兴高调发布了智能终端品牌战略,在这一战略推动之下,中兴希冀实现的是智能终端比重在其终端整体中的大幅提升,与此同时,还有品牌层面的突破。
以差异化能力抢空间
对于此次将进行的智能终端转型,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兼执行董事何士友形容为“全面的”。
技术层面上有专门部署的“云计算”团队和智能终端研发团队,加强技术纵深度和全面解决方案能力。产品层面则将面向消费者开展产品的规划,推出面向个人、家庭、办公的全面智能终端解决方案,通过多制式、多品类、多系列产品模式,满足全球运营商和消费者需求,并逐步打造全球明星产品。
尽管近两年通过与全球运营商的定制合作,中兴等国内厂商在移动终端领域体现出了很大的成长性,终端也成为其未来支撑性业务之一,但不得不承认,在这一越来越消费电子化的市场中,中兴等企业还需要更多的成长。
在中兴方面看来,目前与众多消费电子巨头竞争,其根本优势在于通信能力的积累,以及在此基础上产品通信能力与IT能力的充分结合。
比如,在即将到来的“5·17”,联通将在国内56城市开通HSPA+ 21Mbit/s网络。对于HSPA+这一高速网络,中兴终端将会推出一个新概念——CWID,其中,“C”代表永久在线,“W”是指Web UI,“I”是IPv6,“D”则是免驱动。这一概念将成为中兴在HSPA+时代移动宽带数据产品的标准配置,在其一系列基于HSPA+的高性能终端中都将体现。
“这些技术功能的组合,对于运营商的网络优化,以及对于用户的体验提升都将有极大帮助。比如对IPv6标准的提前支持将降低用户未来产品换代的成本;再如永久在线功能,能够很大程度优化运营商的网络容量,将整体性能提高30%以上。”中兴通讯手机事业部移动宽带产品线副总经理刘林介绍说。
同样是得益于在移动通信技术上的积累,据称中兴在今年就将有商用的4G平板电脑规模上市,“海外一些品牌在4G上的平板规划目前还没有出来”,刘林称。
细节化的转型
目前,中兴在智能手机上以Skate系列和Blade系列为代表;平板电脑则发力Light Tab系列,据称由去年12月上市至今在全球(除中国)已发货超过50万,覆盖近40个国家和地区,后一数字可能仅次于iPad与三星Galaxy Tab。
在综合设备商的终端体系里还有一部分——数据卡业务,这一业务的智能化走向在业内并没有太多可效仿案例,需要设备商自己创新。
目前中兴正在试图由常规的只负责接入的管道型数据卡产品向数据业务型数据卡产品拓展,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能实现更多的业务体验,如在数据卡中内置应用处理器,可以实现IPTV业务功能等。
有一个细节能够从另一面体现中兴智能终端转型的力度——他们正在学习电子消费品的通常做法,打造配套外设产业链。
“比如针对Light Tab,我们已经开发了不同品类和不同形态的外设配件,包括皮套、手写笔、蓝牙、贴膜、底座等能让用户体验更多功能的一系列产品,在海外已经销售。”刘林介绍说,中兴正在采用相关授权和合作模式,推动第三方开发商为其产品开发相关的配件,打造整体的基于Light Tab的配套产业链。
2011年欲全线进入美国
作为智能终端转型的重要一部分,在市场层面,中兴计划在持续扩大中国本土市场规模的同时,加强美、欧、巴西等市场的突破,巩固和扩大自主品牌产品在中兴海外智能手机中的比例,实现全球市场的协同发展。
“之前在海外市场需要运营商定制,所以有一部分,我们在品牌上没有坚持。在未来,我们会越来越多地通过联合品牌和自主品牌来扩大我们品牌的影响力,这一点还是会坚持走下去的。”刘林向本刊记者表示。
目前在全球几大高端市场中,在欧洲市场中兴借助Blade、Light Tab等几款明星机型实现了一定规模化发展,2011年将延续加深相关合作和发展;在日本市场,中兴也通过软银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都实现了突破;下一步就是美国市场的突破。
理想来说,中兴希望2011年在美国市场实现智能产品的突破,与运营商开展包括核心产品在内的战略合作,以及在LTE、智能手机、融合类终端等领域的全面合作,同时发展围绕运营商的国包渠道,努力实现业绩年复合增长100%。
“我们希望全线进入,并且我们有信心在今年做到这件事情。”刘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