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突然爆炸起火的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上,一名工人要做出选择――在平台上眼看着大火吞没自己,或者跳入冰冷的大海中。一边是必死无疑,另一边则是九死一生。这一定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抉择。您可能很难相信,手机行业龙头企业诺基亚正处在这样的艰难处境中。或者,至少在它的CEO埃洛普看来是这样的。
2月11日,诺基亚已经做出了跳入大海的生死抉择――宣布与微软展开战略合作,其智能手机将采用WindowsPhone7操作系统,并逐步抛弃自己的Symbian系统。
2010年,诺基亚仍是全球手机行业的龙头老大。他的处境真的如此艰难吗?答案是肯定的。
尽管市场份额仍然最大,但是已经从09年的36.4%下降到28.9%。而在智能手机领域,诺基亚的领先地位已经在2010年第四季度被采用Android系统的Google阵营所超越,从2009年第四季度的44.4%下降到30.6%,Android的份额则从8.7%大幅上涨到了32.9%。从2007年苹果iPhone上市至今的近4年时间里,诺基亚始终未能推出一款足以与iPhone相抗衡的产品。2009年,Google推出Android,很快吸引了大批制造商推出GPhone,更是将诺基亚逼入了绝境。
诺基亚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他未能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iPhone的推出,改变了整个手机产业。以往,手机产品的竞争主要是硬件的竞争,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产业链中增加了手机操作系统、应用内容两个环节。比如,苹果的iPhone之所以具有吸引力,除了其出色的外观设计、优异的硬件性能之外,还在于其appstore提供了多达数十万款的手机应用。而Google则利用自己在软件和互联网领域的能力进入操作系统和应用领域,获得了众多手机制造商的支持。因此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行业的竞争已经是一个包含软、硬件在内的生态系统竞争。
面对这一变化,诺基亚的错误在于其希望能一手包揽从手机终端到应用内容在内的全部业务。发展Symbian和Meego等自有操作系统,并通过收购和内部开发等手段进入手机的应用领域等。比如,收购地图供应商Navteq,建设Ovi应用软件商店等。不过,由于内部官僚文化阻碍创新,Symbian操作系统自身缺陷,诺基亚的这一战略并不成功。
残酷的现实让诺基亚认识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态系统竞争中,指望自己一家独揽已经没有胜算,因此,诺基亚选择了寻求与外部的合作与帮助。
那么,微软为什么没有选择Google,而是牵手微软呢?这是因为诺基亚与微软互补性更强,更能发挥双方现有资源的优势。Google的商业模式是系统免费而通过应用实现盈利,而诺基亚现有的地图等应用方面的资源与Google存在一定的冲突。相反,微软目前则主要通过操作系统盈利,而在应用领域微软WindowsPhone7上仅有约8000款应用软件,相比Android和iOS的10万、30万款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微软的Bing搜索服务、广告平台将与诺基亚的地图服务整合。因此诺基亚与微软更能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形成独特的竞争力。
不过这项合作对微软来说求之不得。但诺基亚来说,则是喜忧参半,一旦失败,诺基亚可能将彻底告别手机行业的第一阵营。其中,如何有效执行合作计划,并且提高效率,顺利在短期内推出产品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
尽管新的计划得到了董事会的支持。但是,新的计划将会带来大规模的裁员,尤其是从事symbian和meego系统的研发人员。因此,可能会引发员工的不满。诺基亚位于芬兰第三大城市坦佩雷的研发中心的大批员工已经走上街头,抗议该项合作。
诺基亚还需要平衡生态系统发展与自身发展。与微软合作,意味着诺基亚未来能否成功将取决于以windowsphone操作系统为核心的生态系统能否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生态系统的成功,除了两家领头企业,其他企业的参与也是重要因素。但是,如果诺基亚凭借其自有的应用资源一家独大,那么很可能会让微软阵营中的其他终端厂商处于不利的境地,他们很可能减少对微软系统的支持,最终影响这一体系未来的成长。
诺基亚还需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抓住未来的创新机遇。比如,移动互联网推动终端的融合,平板电脑等产品日益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应用,而诺基亚在这方面并未与微软合作,自有的meego系统还未成熟,很可能错失平板电脑的市场机遇。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尤其是曾经取得巨大成功的企业,认清形势,不拘泥于自身以往的地位和形象,发挥自己的优势,灵活应对变化才是制胜之道。从寄望于顺利转型为移动互联网企业,到认识到自身的特点,选择与微软合作,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变革。但我们相信,考虑到手机产业的迅速演化,与微软的合作将不会是诺基亚战略调整的唯一举措,诺基亚还需要做很多才能够顺利完成过渡,并适应过渡期之后的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