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华为之惑:城市攻坚战如何打得巧
2011-03-21 12:05:09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众石 【
关键词:华为 城市攻坚
 
200万美元和22亿美元不是一个数量级。可对于华为公司来说,这两个数字意味着同一个结果:并购受阻。美国的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最近搅黄了华为公司一桩小生意。本来,华为准备购买一家美国小型科技公司三叶公司(3Leaf)的专利权,价格不过200万美元。可是最终被CFIUS否决了。

  200万美元和22亿美元不是一个数量级。可对于华为公司来说,这两个数字意味着同一个结果:并购受阻。

  美国的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最近搅黄了华为公司一桩小生意。本来,华为准备购买一家美国小型科技公司三叶公司(3Leaf)的专利权,价格不过200万美元。可是最终被CFIUS否决了。

这个令人不快的挫折,让人想到4年前华为携手美国贝恩资本试图以22亿美元联手收购3Com公司的经历。当时,并购诉求也因美方担忧国家安全而流产。

这两年,此类让华为感到郁闷的事情接二连三。比如,华为竞购美国私有宽带互联网软件提供商2Wire的努力以微弱差距失利。同样,华为对摩托罗拉移动网络部门的收购,也被诺基亚西门子抢走了。

  华为公司是中国最优秀的高科技企业之一。但在美国市场的高门槛和高姿态面前,这家排名全球第二的电信设备供应商总是吃闭门羹。

  价格从来不是问题,华为公司的出价从不低于竞争对手。但不论买公司,还是买专利,反正都不带你玩儿。仿佛一个手捧重金、毕恭毕敬的青年上门求亲,女方家长就是对你看不上眼。理由不明说,让人传话儿称:可能是“你出身不好”。

  海外舆论总说华为公司有“军方背景”,大概源于公司创办人任正非是一位退伍军人。可如果按这个标准,二战后美国许多跨国企业总裁和高级职员都有“军方背景”,那都是在战场上冲杀过来的,由此西点军校还被誉为是超越哈佛商学院的“商业人才摇篮”。商场如战场。军事人才只要转换一下实践空间,其长于战略思维、纪律严明、执行力强的特点,就完全能在商业竞争中显露优势。这一点不稀奇。

  显然,“出身”只是借口。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研究员张国庆认为,美国政府对华为的警惕主要基于战略考虑。正如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明确指出要保持美国的绝对优势地位一样,美国的经济战略也是“不能接受其他国家赶超自己”。

  如果结合中海油并购尤尼科的失败,中铝并购澳大利亚力拓集团的失败,中化集团联手新加坡淡马锡收购加拿大钾肥的失败等等案例,再来观察华为作为中国凤毛麟角的高科技公司在北美市场的并购挫折,很多微观上的技术性困局也许就看得更明白了。

  在美国人看来,在21世纪对于互联网和能源这两条生命线的控制,将决定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张国庆表示,在“关乎大局的事情”上,“无论华为如何热情地靠近华盛顿,巨大的冰山都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融化的”。

  这个分析是敏锐的。看看这两年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成绩单吧。2010年中国非金融业对外投资额达到590亿美元,过去十年平均年增长率50%,预测2013年可能达到1000亿美元。似乎还不错,但相对于中国目前已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以及拥有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这一点,则太有限了。即便横向对比,中国对外投资额在全球也只排第五位。

  数据还显示,2009年中国企业跨境收购的失败率为12%,2010年这一比率降至11%,可仍为全球最高。相比之下,美国和英国公司2010年从事海外收购的失败率仅为2%和1%。

  同时,中国的海外投资主要集中在基建项目和原材料上。在高科技领域,欧洲和美国的企业仍占有统治地位,中国企业只不过在附加值较少的行业上才赢得一些有限的优势。

  在海外,中国公司只是在盖房子、修公路、建电站、造水坝,这些需要出人、出力、出工的项目上进展较为顺利。一旦遇到上点层次、技术含量高一些的投资,总是被投不信任票。

  最近华为公司还计划为英国2012年奥运会配套地铁无线通信系统,也被英国议会说成是将威胁到英国的网络安全。一位电信业内资深人士感叹说:“他们似乎总感觉你就是仆人,怎么能跟主人一样穿西装呢?”

  按说,华为公司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企业之一。2008年华为全球销售额达到233亿美元,国际市场收入所占比例超过75%。他们的海外战略早在十年之前就已着手开拓和布局。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从几十万美元的合同到几十亿美元的合同,华为公司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由产品渗透、研发中心设立到企业并购,走过了相当艰苦也成就斐然的全球化之路。

  尤其可圈可点的是,华为“农村包围城市”的海外市场拓展战略。他们把欧美日等主流市场,当做电信市场战略地图上的“城市”,而把新兴市场国家的市场看做“乡村”。华为海外第一单合同从俄罗斯起步,然后向非洲、东南亚、中东、南美进军,在这些“农村”市场的外围根据地建立后,再逐渐进入欧洲、日本等中心区域。

  不过,面对北美市场这个“城市攻坚战”的关键地区,华为公司“战斗的军团”眼下步履维艰,似乎还只能在这个城市的郊区打转转。

  华为不缺乏“战斗的意志”。这家在海外打拼多年的企业素以“骨头硬”著称,他们有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也有在跨国竞争中与对手合作、互利的灵活战术。这同时是一家有技术底气的企业,他们申请专利的数量在全球的排名也相当靠前。

  也许恰恰是华为咄咄逼人的成长态势,给了北美市场竞争对手最大的警惕性。这时候,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的理念早就被扔到脑后了,就像司马懿坚壁不出一样,他们压根儿就不参战,根本不给竞争对手“作战”的机会。

  中国还需要很多个华为。这家公司遇到的每个挫折,对走出去的中国公司都是最好的MBA教案。眼下,以“狼文化”而迅速崛起的华为,在完全龟缩防守的对手面前,恐怕需要一些转变。当初解放军进上海,战士们甲胄在身就睡在大街上。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美国《华尔街日报》承认,华为公司在美国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观念”:每周都有美国政治家和企业领导人谴责中国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电脑黑客活动、人民币汇率偏低、贸易不均衡等负面话题,这种叫嚣使决策者先入为主地以怀疑眼光看待中国投资。

  他们建议中国企业要增加“游说和公关”。据说,2010年中国企业在美国联邦政府游说者身上总共只花了42.5万美元,可仅美国商会一个机构就花掉了8100万美元。这似乎是在公开给“买路钱”开价了。

  也许这是必要的投资。还有专业咨询机构称,中国企业要学会并善用“华盛顿策略”,要积极与华盛顿重点机构和议员建立沟通,树立企业名誉和声望,表现得更加透明化。

  在市场进入方式上,则应采取“迂回战术”,要“打得巧”。比如,在敏感行业和领域投资,应以小股切入,或者进行直接投资,先在美国市场建立一些成功案例,以此来降低CFIUS等政府机构的紧张情绪。这些办法都不妨一试。

  华为也需要大后方的支持。日前国务院公告,从3月份开始,在中国市场并购被认为关系国家安全的农产品、能源等企业,都必须接受有关部门的审查。中国版的国家安全并购审查早就该出台了。此时此刻,对于在海外征伐的中国企业来说,这是一条温和而坚定,又十分必要的“反制”措施。

  最重要的,华为公司需要更多的耐心。在时机并不完全成熟的时候,事缓则圆。某种程度上,在华为公司的攻势面前,美国市场过于保守的表现其实暴露了他们在实力上的担心。自我封闭往往源于内心脆弱,在经济战场上尤其如此。

  长期的优势在后来者一方。未来不属于“被包围的城市”,而属于那些在广阔的天地间不断寻找新机会、创造新市场的冒险家。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兴通讯2010年合同额超千亿 欧美..
下一篇华为终端布局智能机市场:从普及..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