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华为:200G时代2-3年内到来 端到端能力打造全球首个现网应用
2012-05-04 09:19:59 来源:C114中国通信网 作者:李明   【
关键词:华为 社交网络 电子商务 运营商 宽带 网络
 
5月4日消息,随着高清视频、在线游戏、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等新兴业务的兴起,用户对于带宽的需求呈现出爆炸式增长,运营商迫切需要更大容量的超宽带网络为高价值业务提供保障,同时需要新的接口技术来确保网络拥有足够的带宽。

  5月4日消息,随着高清视频、在线游戏、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等新兴业务的兴起,用户对于带宽的需求呈现出爆炸式增长,运营商迫切需要更大容量的超宽带网络为高价值业务提供保障,同时需要新的接口技术来确保网络拥有足够的带宽。

  从技术演进上看,10G、40G将很难满足未来的带宽需求,100G的需求将逐渐成为主导。而随着超宽带网络时代的到来,200G也初露端倪。

  不过,技术的更新换代并非一蹴而就。如何在保护现网投资的前提下,选择适合的技术路线来缓解带宽压力问题?如何用更为高效、简单的连接关系来简化网络架构,消除多条链路捆绑带来的可靠性和扩展性限制?如何帮助运营商尽快从10G/40G时代过渡到100G/200G时代?对于上述问题,华为运营商IP产品线副总裁胡伟在接受C114专访时为我们进行了详细解读。

  超宽带需求催生200G市场

  云计算、高清视频、网络电视、社交网络等新兴业务的兴起掀起了新一轮的数据海啸。据Informa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球互联网流量已达270,000 PB/年,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1.26M PB/年,是2010年流量的7倍之多,年增长率近47%。这使得运营商在网络建设时既要满足带宽需求的爆发式增长趋势,同时还要具备一定前瞻性。

  其实,缓解带宽压力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采用100G/200G的大容量接口技术提升单位槽位容量、通过采用多框集群系统提升槽位数量、通过链路捆绑的方式将原有小带宽的物理链路捆绑成大带宽的逻辑链路等等。

  但与此同时,必须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针对不同的带宽需求及网络环境,采取的方案也应该有所不同。在胡伟看来,在新建或大范围升级换代的网络设计中,可直接采用100G/200G端口;而对于原有网络小范围升级的工程中,可以考虑用链路捆绑的方式逐步演进,这样可以保护投资。

  不过,虽然捆绑方式可以利用原有设备暂时缓解带宽压力,但这种方式只适合于所需捆绑链路较少的场景。一旦带宽需求增大到相当高的程度后,捆绑的方式会导致子链路过多,使管理及维护难度增大、网络稳定性也会出现问题,并不是长久之计。因此,之前采用链路捆绑的部分,最终还是需要用100G/200G来替换。

  胡伟表示,“100G/200G端口的出现,可以帮助运营商简化整个网络的复杂度、简化运维、便于管理,较好地缓解运营商的带宽压力。尤其是200G技术可以使设备单框交换容量达到业内最大的12.8Tbps,同时通过其先进的集成技术和芯片技术降低了100G部署成本。”

  华为已具备200G端到端部署能力

  为帮助运营商缓解数据洪流造成的带宽压力,使其早日进入100G/200G时代。2011年4月,华为推出了业界首款高端路由器200G线卡,帮助运营商部署超宽带网络。至此,华为也成为全球首家能够提供路由器200G线速转发线卡的设备供应商。

  但是,在200G时代正式到来之前,业界还将面临诸多挑战。例如,业内多数厂商或是只擅长传输侧的部署,亦或是只擅长IP侧的部署,若想做好端到端200G链路、实现传输与IP两方面标准化对接、兼容性、低功耗、灵活扩展、以及可管可控,这绝非易事。

  “华为是唯一一个在上述几个领域均处于业界TOP3的企业。”据胡伟介绍,华为在IP和传输产品的设计上,一方面基于IEEE和ITU的标准进行研发设计,另一方面也积极地将华为的知识经验推广为业界标准,这使华为不仅可以做到自己内部同种端口类型的互通,也可以保证华为与其他厂家的互通没有问题。

  与此同时,华为在IP和传输领域长期积累的基础上,提出“IP+光协同”理念,通过标准的信令接口将IP层+光层协同在一起,可以更快的验证网络架构、优化网络架构、提升网络效率;此外,华为还在业界首创统一管网理念,通过U2000首家实现跨域管理;值得一提的是,华为还在业界首推IP可视运维理念,极大地削减IP运维难度,将IP运维习惯与传输运维习惯相适配,使IP路由器的管理和光传输的管理可视化。

  在可靠性方面,华为路由器将其分为硬件可靠性和软件可靠性。胡伟解释道,硬件可靠性主要体现在交换网、主控板、电源、风扇等关键部件的冗余备份,防止单点故障;在软件可靠性方面,华为路由器基于统一的VRP分布式操作系统、采用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分离、支持分布式计算和存储、通过不间断路由NSR、在线硬件扩展ISHE以及在线软件升级ISSU技术,可以灵活的实现对于路由器系统的保护和管理,从而简化运维。

  打造全球首个200G链路现网应用

  由此可见,技术上已经做好储备,随着用户带宽需求的持续提升,100G乃至200G时代距离我们已不再遥远。目前,100G已经揭开了规模商用的序幕,在国外,Verizon在2009年12月与Nortel在巴黎、法兰克福之间部署了全球第一张100G商用网络,并随后在2010年11月扩建;在国内,2011年9月,中国电信联合五大厂商启动了100G系统设备的实验室测试。

  那么,200G何时才能从实验室走到现实中呢?胡伟表示,华为在引领200G发展方面可谓已经先行一步。在今年4月于挪威举行的The Gathering (下称“TG”)上,当地运营商Altibox与华为共同打造出了全球首个端到端200G链路现网应用,整个网络最核心的部分采用了2台华为NE5000E核心路由器和2块200G单板、3台华为OSN8800和100G WDM波分单板。该200G链路贯穿了从挪威首都Oslo经Minnesund再到Hamar主会场3个城镇,传输距离超过180公里。

  在26000平方米的Hamar冬奥馆里,TG现场打出了“宇内极速互联网”的标语,来自全球各地超过6500名电脑爱好者通过Altibox与华为共同打造的200G链路,疯狂地感受了在线游戏、在线视频、云计算等多种业务。从4月3日至4月8日,这个被誉为“宇内极速”的网络也经受住了6×24小时流量不间断、会场超过6500人同时在线、黑客攻击等极端考验,完美地完成了200G链路在全球首次的现网应用。

  据C114了解,早在2011年9月,华为就已经开始与Altibox在IP+光领域展开一系列合作;与此同时,华为凭借其创新的200G单板在欧洲宽带论坛上获得了Infovision的“年度宽带创新奖“大奖,于是便有了如今的200G链路全球首次现网应用。

  未来2-3年迎来200G时代

  谈及200G的应用场景时,胡伟分析称,“200G 单板包括2×100G单板 和20×10G 单板。其中,2×100G目前的应用场景主要还是在IP CORE骨干网络、城域核心节点以及大型的IDC出口等对大带宽需求比较旺盛的网络位置;而20×10G单板可以为客户提供更高密度的10G接入,帮助客户进行扁平化网络设计和提供网络的扩展能力。”

  可以预见,未来用户对于带宽的需求必定是有增无减。为推进200G时代早日到来,胡伟认为,应从标准、芯片、光模块、单板等整个产业链关键环节入手,降低200G部署成本。

  首当其冲的是标准问题。IEEE 802.3ba 40G/100GE标准早在2010年6月就已经发布。据胡伟介绍,自2011-2012年以来,华为的100GE平台在全球已经陆续开始了商用部署,经过了各大运营商以及第三方权威机构的业务和互通验证。

  “华为200G高速路由器线卡也是标准化设计,并结合市场化诉求在100G单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端口的密度,采用先进的算法技术以及低功耗技术,从而可以帮助运营商在更低功耗、更低成本的前提下获得更大的容量。”胡伟进一步介绍说。

  而对于100G CFP光模块,胡伟认为,“目前100G CFP光模块的成本仍然较高,但这方面成本将在100G和200G业务的驱动下逐渐下降;另外,业界也在积极研发下一代100GE CFP2光模块,其体积更小、功耗更低。”

  目前,华为发布的200G高速路由器线卡以及与Altibox联手打造的全球首个200G链路现网应用已经引起了全球的普遍关注。

  据胡伟透露,“在华为很多客户的标书甚至项目中,也明确对200G提出了要求。200G在100G基础上极大地提升了端口密度,让客户在一次网络改造中获得更大的扩展能力,为将来网络平稳演进打下基础。”他表示,“100G已经揭开了规模商用的序幕,在未来2-3年内我们必将迎来200G时代。”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大唐电信集团与陕西省签署推进重..
下一篇诺基亚新任董事长称将为公司培养..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