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爱立信:通信新时代的创新法则
2012-04-23 09:30:48 来源:通信产业报 作者:李传涛   【
关键词:爱立信 网络 移动 宽带 电信 短信 转型
 
2011年2月,曾在全球多个地区任职的林思迪(Johan Lallerstedt)来到北京,随后就任新设立的爱立信中国及东北亚区技术与创新部主管。

  2011年2月,曾在全球多个地区任职的林思迪(Johan Lallerstedt)来到北京,随后就任新设立的爱立信中国及东北亚区技术与创新部主管。对于爱立信来说,技术与创新部(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Department)的成立是激励创新、旨在利用爱立信的技术领导力实现“网络社会”的一次全新尝试。

  在这样一个被移动宽带重新塑造的新时代,爱立信正在尝试赋予创新全新的涵义。

  从电信圈走向新生态系统

  “成立这个部门就是为了开拓更多的创新机会。”对于去年初爱立信新设这个部门的目的,Johan直言不讳。

  传统而言,电信业的创新主要关注如何提供传统电信服务,从而以相同或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多样化的业务。而技术与创新部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视野超越了传统电信设备的范畴,更强调与不同行业生态系统之间的合作。

  “传统的通信技术被用来打电话、发短信,而现在,通信技术正在以很多创新的方式被使用,而如果说传统电信业的创新主要在技术领域,那么现在其必将拓展到非常多的领域。”林思迪说。

  这个新部门最大的变化是,其中专门有一个团队负责对接生态系统的需求,“现在技术涉及到相当多的利益相关方,有许多新的商业机会和商业模式,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这样的网络。从而更好地理解技术创新能为我们的社会、社区带来什么样的机会”。

  Johan以移动教育为例,说明与生态系统合作的重要性:一个移动学习领域的创新成果,不是开发一个应用放在网上就可以见效,其必然要和内容提供商、学校密切合作,从而真正确保其适用性。

  事实上,对于新生态系统的关注正在成为爱立信一项整体战略。爱立信近年来相继提出500亿连接和网络社会的发展愿景,将注意力投注到如何让信息通信技术帮助各个新的生态系统获得新的发展动力。而这也是整个通信行业大转型的一个缩影。

  为好创意配备好团队

  2012年世界知识产权日的主题是“天才创新家”(Visionary Innovators)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表示,无论是艺术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在每个伟大创新的背后,都有人的故事--一个因为个人的好奇、洞察力或决心而开辟出新道路的故事。

  而在爱立信看来,要产生好的创意,观念的分享和灵感的碰撞也许更加重要。“也许一开始,好的创意都是个人灵光一现想出来的,但是我们的机制能让一个好的灵感在团队中分享,从而释放更大的力量。”Johan说。

  爱立信中国及东北亚区技术与创新部旗下的无线研究实验室总监王亥博士以亲身经历讲述了分享的重要价值。其1998年作为无线研究实验室首个员工加入爱立信,2003年才独自申请了第一项专利,而这也是无线研究实验室创建以来产生的第一项专利。去年他的两位新同事从七月入职开始,仅花了半年时间,就分别提交了数个专利申请,而且这些专利申请是在与其他同事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都是与其他同事合作的专利。目前,仅爱立信中国无线研究实验室已参与贡献了数百项专利,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合作产生的专利,而这个团队只有不到20名员工。

  和很多高技术企业一样,爱立信也强调,为员工提供更加开放和舒适的环境以催生灵感的产生,甚至在一些更细微的环节,比如,怎样安排座位、怎样组织讨论,爱立信都在努力营造一种鼓励分享和交流的环境。

  Johan还强调,创新从来不单单是某个部门的事情。爱立信在其全球的内部网络上建立了一个“创意箱(idea box)”工具,爱立信全球的员工都可以分享他们的创意灵感。除了深入了解市场需求,爱立信也和众多高校广泛合作,利用来自高校的人才库,获得很多创意。在中国,爱立信与北邮、清华、东南大学、北航、北京理工大学等众多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总体而言,爱立信的技术与创新部肩负着类似“公司智库”的职责。“我们需要看到未来和前瞻性的趋势,找到好的创意,转交给研发部门,并开发成具体的产品。”Johan表示。其中,最重要的两个任务分别是:一方面如何让员工不断产生创新灵感,另一方面则是要为好的创意配备好的执行团队。

  研发与商业的耦合

  Johan表示,现在,创新对于爱立信来说,不仅是一种技术判断,还需要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上的思考。比如,在判断创意价值时,除了技术上能够确保创意的实现,还要在全球范围内验证其商业模式是否可行。为此爱立信专门建立了一个商业实验室(business lab),以验证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在商业实验室里,我们拿出我们在技术领域上的一些创新,通过实验室来验证是否在商业上有意义,消费者是否愿意购买,是否有人会为创新投资。”

  而爱立信正在对内灌输这样一种理念,创新对社会、商业和每个人都影响力巨大,作为爱立信员工,其工作不是单纯提出技术意义上的突破,而是理解其创新成果对人类社会的实际意义和影响。“一旦员工能感受到这一点,就会有更好的动力去创新。”Johan说。

  外部对接生态系统的需求,内部鼓励创意产生。面对各个具体的生态系统,爱立信仍然坚持传统电信市场行之有效的创新路径。

  在传统电信市场,对于中国研发团队来说,“我们很大的一部分职责就是和本地运营商密切联系。”王亥表示。这样也能方便地把本地的要求容纳到全球项目中去。

  目前,每个季度,爱立信中国无线研究实验室都会与中国移动研究院召开一次研究交流会,互相碰撞各自的想法。中继测试床就是这种讨论的结果。3GPP在标准中定义了一种功能,基站可以在没有光纤也没有微波的情况下借助其他基站提供回传通道。爱立信在与中国移动的讨论过程中,看到中国移动的需求,2010-2011年,王亥博士的团队研发两年后推出该方案,中国移动也因此邀请爱立信在深圳的TD-LTE外场测试中具体考察中继测试床的表现。

  王亥也一直对他的团队强调,创新不能变成“时装秀”。“数目是一方面,最终的价值和效果才是创新的终极衡量标准。”而在王亥看来,专利同样如此,通信专利有两类:一类是与通信标准相关的专利,一类是与私有解决方案相关的专利。

  “我最欣慰的就是,一个创新点被以专利的形式保护起来,并在实际应用中,为企业的产品带来竞争优势。”王亥说。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联想三年内在武汉投160亿 将建移..
下一篇烽火通信发布2011可持续发展报告 ..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