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早间消息,在2012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爱立信CEO卫翰思及几大业务部门负责人齐聚MWC2012,是为分享爱立信的新战略,是在寻找爱立信的新增长。 卫翰思说,“我们希望做到三个第一,现在我们已经是移动宽带的第一,电信服务的第一,希望未来成为运营支持系统/业务支持系统(OSS/BSS)的第一。”
三个第一,一句话定调爱立信的新增长路径。
这几年,由于中国厂商诸如华为、中兴通讯 在通信领域的高歌猛进,人们对于爱立信是否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保持怀疑。华为是否会超越爱立信?超越后爱立信会怎样?这些问题都是卫翰思等爱立信高管面对媒体的必答题。
是做加法还是做减法?
今年2月,爱立信以10.5亿欧元向索尼出售合资公司索尼爱立信(微博)中所持有50%股份,交易完成后,索尼爱立信成为索尼全资子公司,而爱立信也自此退出移动终端市场。
与爱立信退出终端市场相比,华为和中兴通讯的自有终端业务正如火如荼。在今年的MWC上,他们都推出了各自的四核手机。
卫翰思说,“10年前我们认为,无论是对索尼还是爱立信,合资公司能够得益,而现在反思,我们认为应该更多地侧重网络。”
设备商到底是应该做加法还是做减法?
从这十几年通信业发展来看,最初无论是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还是西门子等厂商,都是先做终端,然后做网络、做系统,发展到什么业务都做。随后又经历了终端和系统剥离的过程,后来就有了诺基亚和西门子合资成立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微博),摩托罗拉也分拆为移动终端和系统两大部分。
有业内人士分析,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发展轨迹,是因为什么业务都做,特别是业务做大了之后,会有资源协调和优先的问题,这样的结果是有些业务会做的不好,最终还是要放弃。
爱立信首席战略官Douglas Gilstrap这样解读爱立信的战略:“我们的战略确实发生了改变和调整,我们更加注重客户的关系,而不仅仅是侧重于B2B市场。作出这个决定并不是轻而易举的,没有了终端业务,我们也希望索尼未来好运。”
是乘法还是除法?
从目前爱立信的业务架构上来看,移动宽带、专业服务和运营支撑和业务支撑业务(OSS/BSS)是爱立信发展的三驾马车。三者貌似独立,又互相支持,从爱立信的战略看来,如果整合的好,这便是做乘法,如果有瘸腿的业务,一方业务受到其他业务制约,很可能就变成了除法。
自然,移动宽带业务是爱立信的强项业务。去年一年,爱立信在移动宽带市场上的份额从32%增长到38%。
以LTE为例,整个LTE网络大约覆盖3亿用户,而爱立信覆盖了其中2.15亿的人口,目前来说,爱立信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
另一块不可小觑的是爱立信的专业服务。
爱立信高级副总裁兼全球电信专业服务业务部主管Magnus Mandersson透露,爱立信已经在全球100多个国家签订了200个合同,仅去年一年签了70个合同,其中32个是新合同,38个是续签的合同,爱立信的专业服务份额已经达到38%。”
截止到目前,爱立信公司在全球已经拥有了四个全球运营中心,分别位于印度、罗马尼亚、中国和墨西哥。
另一方面,由于越来越多的设备连接、服务移动化和新的移动宽带业务发展,运营及业务支撑系统的重要性在持续提高。
去年6月,爱立信宣布将斥资11.5亿美元收购OSS/BSS供应商Telcordia技术公司。此举可视为爱立信发力OSS/BSS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久前,爱立信把原来的多媒体业务部改为支撑解决方案业务部,为OSS/BSS“正名”。
所有这些,Douglas Gilstrap解释说,“在爱立信现有基础上,通过并购,我们希望实现成长。通过用户体验的价值创造解决方案、内容管理和移动支付等,我们能够帮助用户推动有效增长。”
顾眼前还是着眼未来?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因着北欧企业的风格,爱立信并不是一家最有效率的公司。因为效率的问题,爱立信的增势在放缓,通信设备头把交椅正岌岌可危。
不过,作为通信行业的领导者,与其他设备商开疆扩土争相拿订单合同相比,爱立信除了要取得合同,还要“画饼”,向用户描绘愿景。
这可以视为爱立信技术领导力、思想领导力和服务领导力“三力”中思想领导力的部分。
从去年的MWC大会上提出“网络社会”,今年将这一主题延续,并要“塑造网络社会”。
本届MWC的主题是重新定义移动通信,爱立信CTO艾华信透露,爱立信最近也启动一个名为“重新审视移动宽带”的市场活动。希望将数据业务的通信可能性彻底开放给社会、开放给行业,重新定义运营商在其中的角色。
爱立信希望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
“运营商改变他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时,爱立信也会改变,整个社会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网络社会,这也是我们能够建设一个可持续未来的方式。”艾华信说。
盛世华年,危机犹在。卫翰思认为,要想继续保持优势,就要精力集中在核心战略上。
“我们已在技术上投资大约50亿美元,这点可以体现在我们有三万多的专利产品上。我们可以看到市场份额在增长,所以我们要集中强项来提供客户更好的服务。竞争永远存在,所以我们的注意力就放在推动业务增长,使它更有效地增长。”卫翰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