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1865年的诺基亚公司曾经是全球信息通信产业的No.1。凭借经验丰富、创新、用户友好以及可靠的解决方案,它在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中,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通讯设备供应商,同时也是移动、固定宽带和IP网络的领先供应商之一。诺基亚股票在全球五个主要证券市场上市,股东遍布世界各地。
然而,最近3年,诺基亚却出现了严重的业绩和市场份额滑坡。诺基亚中低手机备受中国厂家挤压,在高端智能手机又打不过苹果和其他新兴Android手机厂家。
诺基亚今天的问题与摩托罗拉当年从手机市场巅峰掉落一样,遇到的是“大企业病”,一方面,研发滞后。诺基亚的研发投入相当大,远高于苹果公司。其研究人员为了研究触摸屏,曾用链锯将一块一吨重的冰块切割成50公分的平板,并在上面安装上红外线摄像头,用来跟踪手掌触摸时留下来的热量。正是一系列“异想天开”的项目让诺基亚的研发费用变得异常庞大。诺基亚欲先了解消费者喜好,再去迎合,因此当相关产品市场反馈不佳,诺基亚便放缓了相应的开发进程。而苹果公司的做法恰恰相反,以“引导消费者需求”的理念进行创新,引领了电子行业的风潮。
另一方面,公司股东过多参与公司经营和决策,其实,诺基亚董事会和股东对公司经营的干预痕迹,在诺基亚康培凯领导时期已表现出来。如果公司股东对经营过多干预,就会让公司管理层很难作出大胆的决定。而在手机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没有果断和明智的决定很难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取胜。
2010年9月,诺基亚大胆聘用了第一个非芬兰本国的首席执行官——前微软业务部总裁史蒂芬·埃洛普。
正如埃洛普在致诺基亚员工的一封内部备忘录中讲到:“我们的竞争对手点燃了炽热的火焰,而且比我们预想的速度更快。苹果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将开发人员吸引到一个封闭但是强大的生态系统,进而摧毁了整个市场。其次,还有Android。在大约两年时间里,Android已经成为一个能够吸引应用开发人员、服务提供商和硬件生产商的平台。Android从高端市场着手,现在已经开始赢得中端市场,很快他们将进入100欧元以下手机的低端市场。谷歌就像地心引力一样,吸纳了行业内大量的创新。我们身处一个‘燃烧的平台’,我们必须决定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
正是对市场、对竞争对手的清晰认识,使得诺基亚终于决心进行实质性的改变。
埃洛普对诺基亚的发展进行全新的定位。首先,他将前任诺基亚CEO康培凯所规划的诺基亚Android手机(诺基亚GrandTouch等)腰斩,并拒绝了谷歌发出的Android合作。其次,2011年2月,埃洛普取消了与intel合作开发MeeGo,并宣布诺基亚与微软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伙伴,采用windows phone 7操作系统,成为了诺基亚的主要智能手机平台。随后,诺基亚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机遇,积极提高在新兴市场中的占有率,并专注于投资下一代移动技术研发。
在做出了一系列战略调整的同时,诺基亚还进行了领导层和组织架构的改革,并建成更加高效的领导团队。埃洛普上任后的第二个月便宣布诺基亚全球裁员5000人,并精简Symbian部门的人数,这成为诺基亚十年来最大的一次裁员。随后,埃洛普宣布对诺基亚实行内部改革,他打破了公司的传统“壁垒”,塑造开放、充分交流的企业文化,包括直接回复员工的电子邮件,召开更多的讨论会议等。
一年的改革终于使诺基亚的业绩有了起色。Gartner资讯公司2月17日发布2011年四季度报告,显示Windows Phone 7增长强劲。根据报告,2011年三季度,Windows Phone 7销售170万台,四季度环比增长62%。2011年四季度销售了275.9万台,市场份额接近2%。比预期销售增长近450%。
Gartner分析师预期Windows Phone会在年底占据智能手机8.6%的份额。数据证明诺基亚的市场份额的确在增长,不过从上面的数据看,windows phone要想像过去塞班时代一样统治手机领域短期内是不太可能了。
市场份额增长后,诺基亚也逐渐恢复了对行业的影响。计划重返欧洲最大的移动行业贸易展的消息一出即推动其股价连续上涨五天,累计上涨11%。据悉,诺基亚将在2月27日开幕的移动世界大会(MWC)上展示新品,包括搭载微软Windows Phone系统的新款Lumia手机。这也是其3年来首次参加MWC。诺基亚上次参加MWC还是在2009年2月,自那以后,便只在场外召开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