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如何确定“班组长上任时应提供哪些课程”的探索
2012-01-31 11:03:06 来源:CTI论坛 作者:【
关键词:呼叫中心
 
提升呼叫中心整体的运营效率,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是最大化解放班组长的生产力。这个层级是连接着管理人员与一线座席代表的桥梁,直接关系到很多决策落地执行的速度与力度,其关键地位早已毋庸置疑。

  提升呼叫中心整体的运营效率,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是最大化解放班组长的生产力。这个层级是连接着管理人员与一线座席代表的桥梁,直接关系到很多决策落地执行的速度与力度,其关键地位早已毋庸置疑。近来我们以项目的形式针对其做了很多深入的课题研究,全面结合心理学和统计学理论,在诸多方面取得创新性突破。在收集需求的阶段,我们在组织和参与了非常多的访谈调研后发现有趣的一点是,每当回忆起刚被提拔担任班组长岗位这段经历,再内向寡言的班组长都会很愿意主动地说上一些故事和感悟。我想,之所以如此印象深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转型过程的艰难,唯有经历煎熬之后才会这样感慨良多。

  向班组长角色转型,为何这样难?

  首先,班组长这个岗位处于兵头将尾,既得做业务又要抓管理,工作内容比较繁杂,而且常常受一些两难的问题所困扰,不但需要缓解平衡员工期望和企业制度政策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得协助组员解决其生活与工作之间的矛盾。其次,从座席(CSR)到班组长(TL)本身就有质的变化,过去是单兵作战,只要管好自己的绩效和情绪即可,现在却是领导团队作战,对全组各项指标得一碗水端平地做好监控,还得敏感地去了解组内每个人最细枝末节的情况,这本身对思维模式和处事方式就有极大的挑战。

  目前我们引导这种角色转型,主要还是依靠“上课+带教+轮岗”模式,因为培训是最直接作用到个人能力本身,帮助他们做好岗位职责。但这个过渡离理想的平滑程度还有一定距离,而三个环节中比较薄弱处往往在“上课”。我们在做课程选择设计时,主体部分一般是基于岗位要求的胜任力所分解之后对应的各项能力,比如沟通能力培训、组织能力培训等。这种能力类型的表述本身,就需要对其中很多概念进行知识性解释,而在培训之后该能力具体提升了多少、如何体现出来等,难以得到准确的评估度量。

  设计哪些课程,能有效帮助转型为合格班组长?

  或许对于班组长,我们都会有一系列长远的能力培养计划,但现在单是看他们刚走马上任这个时点的需求。以终为始,朴素地说,好的课程就是能够帮助他们不出差错、不用加班地完成好身在此岗位上每天遭遇的那些具体任务。如果,对于某一项例行任务,班组长在上课听讲和案例练习后能独立重复完成若干次,且经检查结果都是达标的,那么可认为他们已掌握该项任务所对应的技能。所以,在选择要设计哪些课程时,我们可将其内容直接表述为任务组合,而非先前所说的能力范畴。“任务”定义了要解决什么问题,具体操作步骤怎么做,事后怎么来评价实施的过程好不好。

  在确定“班组长上任时应提供哪些课程”这个问题时,我们选取了客户服务联络中心最大的两个预订服务部门,采用焦点小组会议和德尔菲技术的方式做了如下简单的尝试。这个过程确实有诸多不成熟之处,但作为一种探索,在此与大家分享讨论。

  1.确定参与焦点小组会议的主题专家

  每场焦点小组会议选择8名主题专家参与,主管和班组长的比例维持在2:6或3:5。会议主持人需要经过一定训练,由培训设计与开发方面的专家担任。与会主题专家的筛选条件,我们据经验做了如下界定:

  我们在两大预订服务部门分别召开该会议。首先展开的形式类似于头脑风暴,由主题专家列举作为班组长岗位例行的工作任务内容,必须用“动宾结构”来定义这项任务到底是做什么。如果有些"动宾结构"所表达的涵义过于宽泛,主持人会当场请求解释来明确其具体内容,把一些包罗万象的任务再做切分,尽量使每项表述所涵盖的内容范围处在相近的层次上。

  任务列举完成之后,由主持人引导主题专家,对一些可合并选项进行整合,对一些无法或无需通过培训实现的项目进行删减,并取得大家的一致意见。

  3.会后的加权排序工作

  在参与焦点小组会议过程中,所有主题专家对部分模糊不清的条目进行了澄清讨论,但还有一些条目,大家都自认为彼此有共识,却很可能会存在理解不一致的风险。所以在会后,我们把整理出来的条目列表发给与会的主题专家,让他们分别把每一条目所指代的具体工作内容书面表述清楚;统一汇总回收之后做整合标准化,再次发给他们阅读确认,以使大家对所有条目的具体内容都有一致的理解。

  之后,我们开始运用德尔菲技术,让主题专家各自独立填写问卷,对这些条目按照“难易度”、“重要性”和“频率”(各为1-3分)三个维度进行打分。第一轮需要打分的条目可能会有十多项,根据打分结果我们排序得出前7-8项,缩小范围让主题专家进行第二轮打分,最后根据打分进行综合排序,得到胜任班组长这一岗位最值得培训的前七项任务。

  我们尝试做下来的结果发现,两部门班组长岗的培训需求,前三项的内容和顺序竟是惊人的一致。这说明结果反映出一定的客观事实,值得深入分析研究。

  至此,我们在课程设计选择上,就找到了关键的那20%部分定为主要范围。至于围绕这些需求,如何对每一项任务去开发和设计具体课程,后续还需要依次进行绩效指标分析、流程图分析、确定培训策略、确定表现目标、模块化培训内容等步骤,这样才能将促进向班组长角色转变的整套课程开发出来。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Zendesk:73%的人表示会通过社交..
下一篇博朗宣布将大规模扩大其成都营运..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