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终端策略——联通3G发展的重头戏
2012-01-29 16:08:22 来源:网络通信中国网 作者:【
关键词:竞争情报 通信竞争情报 终端 联通 3G
 
2011年由于3G业务的快速发展,运营商的竞争格局产生了一定变化。原本由中国移动主宰的移动市场份额被电信联通逐渐蚕食,随着发展进一步加深,更是有三足鼎立的趋势。
   发展综述

   2011年由于3G业务的快速发展,运营商的竞争格局产生了一定变化。原本由中国移动主宰的移动市场份额被电信联通逐渐蚕食,随着发展进一步加深,更是有三足鼎立的趋势。其中占有资源优势的联通的发展更是引人瞩目。11月联通发布的主要运营数据显示,联通3G用户单月增长338.4万户(其中包括23.06万3G无线上网卡用户),单月净增用户数首次超过300万户,3G用户总数达到3653.4万户。而今年3至7月,中国联通3G新增用户数还一直徘徊在170多万至180多万户之间。至8月份,中国联通的3G新增用户数首次突破200万户,达到201.9万户。10月份,联通单月3G用户增量达创纪录的292万户,首次跃居三大运营商单月新增3G用户数榜首。而11月份,中国联通又新增338万3G用户,越过了300万大关。这样算下来的话,中国联通11月份时的新增3G用户数比8月份增长了67%。

  联通3G用户猛增与其发展策略是分不开的。关于三大运营的发展策略,有人总结了这样一句话:电信重后端,移动重前端,联通重终端。这句话不无道理。对于联通来说,这两年来依靠终端取得不错的发展,从前期引进iPhone,到后期重新定义千元智能机,将重心转为推动千元机发展,无不体现了联通对终端发展的重视。

   早期依靠引进iPhone等明星机发展高端用户

  以广东联通为例,12月广东联通公布其3G个人用户数量,从2009年1月获发WCDMA牌照后启动3G网络建设,到2011年11月中旬,广东联通的3G个人用户已经突破500万。而自开卖苹果iPhone以来,已累积销售了45万部iPhone手机。这成为广东联通3G用户的重要来源。

  iPhone是目前全球最流行、卖得最好的手机终端,在全球拥有数量最多的粉丝。可以说,引进iPhone对联通来说具有重大意义。首先,用户将iPhone与联通品牌联系在一起,提高了联通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其次,iPhone还明显提高了联通的新增用户和ARPU(每月每用户收入)。目前中国联通iPhone用户中有80%以上都采用了联通号码,这为联通提供了大量的高端用户。

  联通对iPhone的销售采用以利润换用户的策略,即采用高额补贴鼓励用户加入合约计划。以最早最受欢迎的16G iPhone 4为例,只要用户选择每月286元的套餐,就可以0元购买5880元的手机,按此计算,联通为用户提供的补贴高达86%。虽然4月份之后联通取消该套餐补贴,最高一档补贴额度有所下降,但仍然高达63%。高额的套餐补贴为联通带来用户的同时,也带来压力。虽然iPhone用户平均ARPU远高于其他用户,但巨额的终端补贴费用却拉低了联通的利润率,也为联通带来“是否只是在为苹果卖手机”的质疑。

  战略转变,以千元智能机为抓手深挖中低端市场

  如果说iPhone是联通当初3G业务打市场时的杀手锏,那么千元智能机则是联通稳固市场、摆脱对iPhone过度依赖的有力武器。在上半年尝过iPhone带来的甜头之后,联通对终端的重视继续加重,只不过这次调转方向,将补贴重点放在千元价位段的安卓手机上。这是联通根据前期发展情况并考虑后期持续发展所做的调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首先iPhone为联通带来的是高端用户,这一部分用户虽然价值高,但数量有限,只发展高端用户并不能让联通在3G市场上大获全胜。实际上中低端市场才是3G容量最大的市场,处于中低端层次的用户同样也有使用智能机和3G网络的诉求,对这部分用户的把握可带来更加客观的用户数量。而经济实惠的千元智能机由于更符合大众的消费习惯,降低了用户接触3G、使用3G的门槛,是拉动这一市场发展的重要动力。其次,发展千元智能机也减轻了联通的财务负担,同时让联通从对iPhone的依赖纠结中摆脱出来,重整姿态阔步前行。

  从市场的反应来看,联通的千元机策略确实取得不错的效果。6月1日,联通首款新定义3G智能机中兴V880上市,销售从一开始的每天4000台到后来的8000台,到最高单日销量超过1万台,一个月下来,销量便达到30万台。到了8月底,中兴V880的销量更是达到100万台。而第二个投入市场的联想A60也取得骄人成绩,成为总销量第二的终端机型。在广东,9月1日到10月10日期间,联通全省千元智能机累计销量18.5万台,其中中兴V880销量占比81.1%,联想V60销量占比17%。整体合约计划捆绑率87%。千元智能手机的爆发力度超出了运营商和厂家的预期,看到前景的厂家们纷纷奋力加入联通的千元终端大家庭,包括酷派、华为等的相继加入壮大了这一市场规模。

  联通对于千元智能机的战略不是一成不变的,继6月定义首款千元智能终端之后,12月又对千元机概念进行重新定义。与之前相比,新定义的千元智能机变化体现在屏幕更大、处理速度更快、上行速度更快、拍照更清晰、运行速度更快五个方面。这是联通应对用户不断提升的要求做出的转变。与此同时,联通砸下近亿元广告费用于千元3G手机宣传,体现了联通对于持续走千元智能终端拉动策略的决心和信心。而市场也给了联通良好的反馈,据相关调研资料显示,新定义千元智能机的联通合约用户捆绑率超过82%,用户购机习惯跟着运营商走,这显示这种操盘策略已显现威力。

  2012年趋势:双管齐下、全面布局

  2012年即将是3G用户爆发性增长的一年,也是运营商巩固3G市场份额关键的一年,随着技术发展和资源开发,通信市场竞争会更加惨烈。2012年对于联通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首先联通终端家族又加入新成员,无论是明星机还是千元智能机,都为联通带来新的夺目光环。其次电信对于iPhone 4S的虎视眈眈持续为联通带来压力,2012年即将正式引进CDMA版iPhone 4S的消息以及为对抗联通特地推出的“龙计划”都有可能削弱联通的终端优势。为此,联通必须以更加强势的政策来推动自身发展,才能在3G时代取得更好的成绩。

  2012年伊始联通已有新的终端战略出台。大方向上联通会延续终端拉动政策,小方向上做微调。从布局范围上看,联通已经不满足于局部攻略,2012年试图将终端优势扩大到中高低端全范围,主攻终端从1000元以下智能机扩大至1000-2000元价位段3G智能机,同时以iPhone 4S为代表的明星机继续作为动力拉动高端3G新增客户,另外对于长尾部分的低端用户,联通也表示会积极打造700元以下的入门级智能机。从市场方向上看,联通将着眼点扩大至二三四级市场,具体政策体现为下调0元购机门槛,开放地市公司灵活终端补贴政策等,拓展三四级城市的3G用户群意图明显。从补贴政策上看,2012年联通对于重点终端的用户补贴力度较2011年虽无明显加大,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如iPhone 4S三年期、两年期和一年期三种合约计划中,除了月付66元档,其他合约计划提供的免费通话占比均低于现有iPhone 4的合约计划;而小米手机补贴力度与iPhone4基本一致。虽然这种补贴政策大大的压缩了联通的利润,但带来用户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渠道方面,联通将充分利用社会渠道优势,在全渠道进行终端铺货,通过规模订购及许诺补贴来提升厂商积极性,对重点社会销售渠道进行补贴奖励以刺激销量,比如广东联通年底针对社会渠道制定“对全部机型96元以上套餐存费送机合约计划增加20%终端结算价补贴”的政策,以此鼓励渠道销售“存费送机合约计划”。

  虽然3G智能终端的普及风暴为联通带来可观的用户规模,但联通的发展不能仅靠终端。笔者认为,目前联通3G业务发展存在的短板中,3G信号覆盖、客户服务及合约计划用户质量都是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就广东而言,联通基本在一线城市实现了全面覆盖,但是二三线城市覆盖还存在许多盲点,联通欲将市场拓展至二三线城市,信号覆盖必须走在前面。这就意味着2012年联通网络建设的投资倾向应有所改变。2012年通信市场同时面临着一个变化,产业链重心将向用户侧偏移,运营商需更加重视用户感知程度。联通目前对于客户服务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这点可以向移动学习经验,如此才能提升用户忠诚度。而在用户质量方面,联通3G用户的重要来源是合约计划,利用“存费送机”和“购机送费”两种方式实现对用户的补贴。用户获取补贴入网之后的出账情况也应是关注的重点。联通目前针对用户购机弃卡行为有停机或者停止送费的举措,这样的行为虽然打击了一部分骗取赠费的用户,但惩罚做法会给用户带来反感心理。提升用户质量可以通过鼓励的方式,例如鼓励用户使用流量,当用户套餐内流量使用超过80%甚至超额使用时,以返还部分费用作为奖励。针对渠道或员工虚假营销行为,则可以通过增设用户质量专项佣金来实现,如某渠道或者员工发展的用户持续出账N个月,则可获得相应的佣金奖励。惩戒与奖励齐下,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3G时代对于联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虽然就目前情况来看联通发展效果还是有些差强人意,但联通如能在未来两年内利用好这机遇,赶在移动发展4G之前稳固市场份额,则以后的发展道路便会顺畅许多。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阿尔卡特朗讯携手BECHTEL依托先进..
下一篇英特尔2011年业绩再创新纪录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