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邬贺铨:移动终端将成为物联网的重要节点
2014-04-02 16:26:02 来源:物联网世界网 作者:【
关键词:邬贺铨:移动终端 物联网
 
4月1日,为期两天的2014(第五届)中国物联网大会暨国际物联网博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次大会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深圳市物联传媒有限公司承办。
  4月1日,为期两天的2014(第五届)中国物联网大会暨国际物联网博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次大会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深圳市物联传媒有限公司承办。
  会上,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主任邬贺铨发表了主题为《大智移云和物联时代》的演讲。
  邬院士在发言中指出,随着移动终端功能的越来越强大,未来移动终端将成为物联网的重要节点。他从集成电路到PC、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演进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物联网与互联网,物联网与大数据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文字实录:
  邬贺铨:尊敬的吴部长、周经济师、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来到2014(第五届)中国物联网大会,我的报告题目是“大智移云与物联时代”。会讲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大智移云助力物联网;一个是物联网发展的进行时。
  先说第一个问题,“大智移云助力物联网”。为什么说大智移云呢?我们看看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 、大数据、无线网络都在发展。所以我把大数据、智慧城市、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合起来叫大智移云。05年以前我们是以计算机作为创新平台,05年是以后互以联网作为创新平台,现在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等作为新技术创新的平台。
  大智移云跟互联网是什么关系呢?
  物联网是下一代互联网的特征,移动智能终端本身就是多功能的互联网节点,所以互联网是物联网的重要应用。云计算本身支撑海量数据,所以互联网是智慧城市的必要条件,智慧城市是互联网得到充分体现,互联网产生大数据,我们走过了以计算机为中心,以图形作为主要界面的PC时代,走到以软件为中心的网络时代,走到了以数据为中心的云计算时代,现在又是一个以应用为中心、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物联网时代。当然我们现在正在大家议论的以用户价值为中心,以数据挖掘作为主流技术的大数据时代,所以物联网是跟我们的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这些技术密切相关。
  互联网跟物联网什么关系呢?
  国际电信联盟曾经给过一个定义,物联网是基于现有的可互操作的信息通信技术,通过互联、为各种物件提供先进服务的全球信息技术设施。物联网我们叫IOT,在IOT里头,这个跟M2M是常用的,这里面有物理的、有识别符号的、有非识别符号的,这个TOT只是物联网的一部分。物联网没有包括虚拟的,把WEB和物联网放在一起未来就是泛在网,物联网未来进一步严谨到泛在网络。
  物联网也是下一代互联网的特征。下一代物联网希望是安全的,具有移动性普适计算,下一代互联网是移动的互联网。另外,互联网上的一些技术也会用到我们物联网上,像现在基于IPv6的6LoWPAN协议在物联网上得到应用。早期的物联网协议还是比较多和杂散的,现在很多人认为未来应该整合是基于IPv6发展的。IPV6不是基于物联网应用的,只有把IPV6简化、压缩,形成基于IPV6的低功耗的网络协议。
  移动互联网跟物联网是并行发展的。我们移动终端早年是没有物联网功能的,只能听和讲,后来可以触摸,现在可以在移动终端上面加上很多导航、位置服务等,实际上已经把互联网的功能加上去了,嵌入了很多互联网节点的能力。
  早年移动终端为MP3加上彩屏,可以看电视、可以上WIFI,触摸屏有二维码,有各种各样的功能,手机上面有光线感应器,白天手机不会发亮,晚上会发亮,像我老花眼,把手机放在前面就会感知你这个位置把字变大,重新编排屏幕。现在我们说的手机往往都是触摸的,可以手写输入,有的公司避免不侵犯别人公司的专利改成这个触摸的,当然手不要动那么大。手机上有摄像头,能够感知到我们观看的人,你眨一下左眼、眨一下右眼都观察到。点一下翻译就自动翻译了,里面装了很多物联网的功能,比如里面装了陀螺仪,如果摔跤以后它可以通过手机定位判断你的位置,通过连到医院里头可以查到机主有没有什么疾病。所以手机上面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的功能都装在手机上,当然未来可能还有更多更多的传感器会嵌入到我们的手机上,所以移动终端将成为物联网重要的节点。
  我们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的应用里头也有很多是跟物联网有关的应用。最上面这张图之2005年梵蒂冈演说的场景,底下的图同样是梵蒂冈的演说,只不过是2013年,差了8年,所有的人都拿起了手机、平板,都有照相功能,照相本身也是一种互联网的传感的功能,当然这些互联网功能的出现使我们移动通讯的流量也增长了很快。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可穿戴终端,可穿戴终端实际上是一种互联网跟我们便携式终端的结合,有些是可以直接连到移动通讯网,有的是通过蓝牙连到我们随身携带的移动手机上,通过手机连到网上,传感器设备成为随身的互联网。
  互联网本身也是产生大数据主要的来源,以环保为例,我们有各种各样的传感器,都收集很多数据。IDC曾经统计过,在目前来看,在所有的数据量里头,将近有一半是物联网所产生的。而分析这些大数据,需要用到云计算、数据挖掘。
  在处理互联网数据的时候,有些数据量很大,这个时候需要有云计算来支撑一个大数据平台。比如摄像头的数据,一天到晚都在拍,没有停止的时候,因此我们不太可能像过去一样,我们说把数据带进城市,当时数据是静止的,这个数据是活的,所以我们要带进数据。
  往往我们做大数据分析有三个层面的数据,一个是网络层面,这是从网上收集的;一个是物理层面,从传感器网收集的;当然还有社会层面的。三个层面的数据需要政府体系来推动的整合,把三元的数据综合我们才能得出有价值的东西。
  我们现在都在谈中国有200多个城市都说要建智慧城市,互联网实际上是智慧城市的基础,加上我们的分析能力,所以无线城市、数字城市、感知城市、宽带城市等是我们的智慧城市城市的基础。我们需要建设宜居、健康、幸福的城市,这才是我们智慧城市的应有之意,所以智慧城市也是大智移云的所有技术的综合体。
  我们刚才说,政府的数据在智慧城市城市里头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如监控的数据占了整个数据的一半以上,我们一个城市有几十万个摄像头,一个摄像头一小时产生很多数据,现在如北京政府,2003年就有63TB数据,2012年达到95TB的数据,这个数据是很大量的。
  飞机里面装有传感器,飞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通过卫星把信息发给引擎公司,从伦敦到纽约每飞行一个小时产生640个TB数据。我们说马航飞机失联,在上个8日早上1点钟就把通信关掉了,可是在其后所飞行的7个小时里头,他不断的搜集传感器的数据,每个小时通过卫星发送给发动机公司,所以美国能够根据发动机公司收集到马航飞机发动机的数据,判断马航飞机的转向,跑到印度洋南边。美国实际上每个月搜集360万次飞行的记录,监视2500个引擎。
  现在企业的数据也很大,全球的数据达到2.2个ZB,10KB相当于一张AW纸。
  服务器的数据更大了,中国联通每秒上网用户83万条,对应的数据量是3.6PB,农夫山泉规定他的市场人员到每个超市,拿照相机拍下这个超市农夫产权的矿泉水落有多高,竞争对手的矿泉水落有多高。
  公交一卡通,每天拿着公交卡上公交车的4千万人次,地铁一千万人次,每天收集的数据量达到30GB,存储量达到20TB。农业银行,统计的非结构化的数据的量比结构化数据量还要大。
  医疗里面,有病例、有大量的数据。中国有大量的病人到医院做CT,实际上一做可能做几千,CT的一次扫描可能就几十个GB,现在中国的病人数量是全世界最多的,北京大学每天门诊1万人,北京301医院每天门诊1万人。按照医院的规定,一个患者的数据要保存。广州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08年数据超过了100TB,到2010年可能1000个TB。当医疗大量的数据也是从传感器收集起来的。
  网站的数据,淘宝现在的服务器上超过100个PB已经处理的数据;百度存储的网页接近1亿个,数据总量接近1000个PB;腾讯压缩以后的数据是100个PB,新浪微博晚上高峰期每妙接受100万次。网站的数据跟互联网什么关系?网站上面的一些数据也是我们感知的数据。
  1998年全球每一个网民一个月才下载1兆,到2008年到了1个GB,可是到今年有10个G,如果在座的每个月下载不到10个T这么大的容量,没达到全世界平均水平。
  我们用全世界的互联网流量达到1GB要多长时间,2001年要一年,去年只有一天,1个EB是1000个PB,1个PB是1000个GB。一本《红楼梦》是1.74个MB,全世界新产生的数据量年增40%,每两年全世界存储的数据量翻番,2013年和2014年全世界新产生的数据量历史以来,是一直到2012年产生数据量的总和,每2年翻一番这个叫做新摩尔定律。2011年全世界新产生的数据量1.8个ZB,如果装到一个iPad上要装575亿个。把iPad连起来是两座中国的长城。2020年402B,等于424艘航母的重量。
  所以我们说大智移云成就了互联网,我们感知收集的数据,通过我们的通信网络宽带化更新我们的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完成了感知到认知的整个过程。
  下面讲一下物联网发展的进行时。
  物联网现在还是婴儿阶段,从概念到现实至少还要五年。Gartner公司去年7月发布的物联网理论,说至少有5到10年才可以走到普遍推广,也就是说我们看物联网必须要把眼光放长远点,就是不是马上就能见效的。
  物联网的发展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包括标识问题、体系模型、语音交互,包括数据挖掘和安全隐私、商业模式。包括行业的进入门槛对成本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测试和验证环境。还有我们监控还不够丰富,可靠性、可用性不尽人意,法律法规还有不完备的地方,产业统计边界不清晰。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还面临一些行业不安全的壁垒,比如说我们说从需求上来看,车联网可能是需求很高的,但是从应用门槛看,车联网是应用门槛也是很高的,它有安全问题,不是说你想有需求它就能很快进入,物联网的应用还面临很多行业和安全的壁垒。
  物联网还有很多有待攻克的技术,体系、技术、软件的服务、云计算,硬件怎么做到低成本,还有数据信号处理,发现与搜索引擎、关系网络、电源与能量存储,很多技术有待解决。物联网跟大智移云是并行发展的,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动的智能终端的普及,在智能终端里内置的这种传感器,在丰富物联网应用的同时,也开拓了物联网的应用空间。
  可穿戴终端的兴起,是机器到机器,和机器到眼、人再到机器的紧密结合。移动应用促进了物联网更快的发展,大数据的发展也提升了物联网的价值。另外硬件技术、集成电路的进步,使物联网变得更加容易了。
  1946年,半个多世纪以前,当时计算机刚刚发明,占地170平米,现在相当于会计手上拿的一个计算器。1975年,美国国防部门用500万美元购买了一台当时全世界最前进的超级计算机,相当于我们现在手上拿的苹果4。1985年美国再次购买一台最新的计算机,相当于我们现在的iPad2;1997年我们买一个GB的闪存价格大概是8千美元,现在25美分。
  由于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物品联网变得越来越容易,像一颗盐那么大的一个立方毫米的计算机包含了太阳能电视、薄膜电视、传感器、存储器。像一颗盐那么大的摄像头,有250×250象素的分辨率,像灰尘那么大的传感器,0.05×0.005毫米大小的传感器,具有温度、压力和运动检测和通信能力。
  因此,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嵌入到物品里头的东西越来越多,当然可联网的消费者家居发展很快,像思科、IDC等公司,2015年会有150亿个物品联网,到2020年这个数据达到500个亿,如果回看2010年我们才20亿,也就是10年增加了20倍。
  目前来看,虽然已经不少的东西联网了,但是联网的物品只占所有物品的1%,就是说还有99%的没有联网,因此可以看出未来的潜力是很大的,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设备量,绿色的是计算机通信,浅蓝色是移动和媒体,浅绿是家居,底下是空调,实际底下这两部分都是物联网的部分,可以看到这个量是非常之大的。
  当然,物联网产品是碎片化了,不同的产品它的规模相差很大,规模最大的是室内的LED照明的控制,还有智能电表、烟雾报警器。最近谷歌公司拿了30亿美元收购了美国一个恒温器和烟雾报警器的公司,就是做物联网。这个公司人不多,但是谷歌拿32亿美元去买他们,有人说谷歌马上要进入物联网的领域了,我们现在中国大量的是安防,当然在全球来看这个比例应该不是最高的,但是后面还有一些其他的应用。
  物联网的产业规模,IDC认为,各个垂直行业的物联网产业跟服务市场之和,在前年就达到4.8万亿美元,到2020年有望接近9万亿美元,这里可以看到,中国应该说在规模总量来讲,在物联网来讲中国是仅次于美欧的第三大物联网应用的领域的地区。
  全世界物联网的经济增加值,左边这个曲线可以看到2020年大概预计是1.9万亿美元,而且这个增长还是保持了比较高的速度,右边这个图,是增加值1.9万亿里面怎么造成的,制造业占15%、保健医疗站15%、保险占了11%、银行竞争占了11%,后面包括零售批发、计算机服务等等。工业的应用,还有我们医疗上的应用,将来是物联网很大的一个运动空间。很多公司将物联网列为影响今后3—10年的颠覆性技术。Gartner公司提出,2014年发布影响今后3年的10大技术,很多都是跟物联网有关的技术。麦肯锡公布,2025年12种颠覆性技术,物联网排在第三位。
  国家在大力推动物联网的发展,国家出台了物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去年9月份国家发改委牵头8个部委联合出台了10个物联网发展的专项计划;今年2月国务院马凯副总理召开了物联网的工作会议,全面部署物联网的推广应用工作。最近发改委即将启动物联网的重大工程项目2014—2016,其中有物联网应用示范的专项,物联网的传感器和N2N的专项,互联网的信息处理专项,还有物联网的开放体系架构专项。
  最后,物联网的发展跟大数据、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是相辅相成的,物联网时代是大智移云时代的重要标志,是信息技术应用深化的重要体现。物联网是制造业,但更是服务业,物联网既支撑经济发展,又服务于社会管理、人民生活。
  物联网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技术、商业模式、行业准入等方面仍面临重大的挑战,但应用广阔、市场规模大、前景明朗,国家重视物联网的发展。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9年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12665..
下一篇2013年广东物联网市场规模达1950..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