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电信运营商快马冲刺物联网
2012-04-12 09:54:44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作者:【
关键词:电信运营商 物联网
 
这次中国标准的“被采纳”不仅标志着在国际物联网领域中国的话语权大大增强,也预示着中国物联网产业将进入发展新阶段。
  由中国提交的“物联网概述”标准草案,于3月30日经国际电信联盟审议通过,成为了全球第一个物联网总体性标准。

  这次中国标准的“被采纳”不仅标志着在国际物联网领域中国的话语权大大增强,也预示着中国物联网产业将进入发展新阶段。

  业内人士预计到2015年,物联网产业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所涉及产业链极其广泛,这对中国未来经济转型势必产生深远影响。

  与此同时,物联网中蕴藏的商机吸引了产业链上下游的目光,电信运营商对其也表现出更加高涨的热情。

  今年两会上,电信运营商纷纷表达出对物联网的极大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前中国移动(微博)董事长王建宙,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微博)湖南公司总经理廖仁斌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有关物联网应用的建议。

  在物联网大潮之中,电信运营商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电信运营商能否助力物联网应用落地?

  为什么是运营商?

  近年来,随着3G手机进入大规模的普及阶段,传统的语音、短信收入增速逐渐放缓,迫使电信运营商寻找收入的新增长点。资料显示,2011年全年通信业非语音业务收入所占比例达46%。而物联网领域或是电信运行商逐鹿的新战场。

  中国移动物联网基地总经理叶凌伟近日表示,中国移动物联网基地自建成以来,投资金额已达到10亿元。其主要用于云端产品的开发,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教育、金融、市政管理、城市安防等领域。

  不仅如此,中国联通(微博)(4.20,-0.01,-0.24%)和中国电信都已将物联网业务提升到战略层面,并均申请了物联网专用号段。

  虽然目前物联网产业还没有形成明确的行业分工,不同行业应用也相对分离。但电信运营商在基础设施和网络资源上仍具有较大优势。赛迪顾问副总裁孙会峰认为,电信运营商的一大核心优势是拥有自己的固定及移动通信网络,并拥有业务管理和运营支撑能力,包括终端接入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网络管理和业务管理等。电信运行商们可以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构建综合统一的物联网平台。

  除此之外,有业内专家认为电信运营商有庞大的云计算数据处理中心,可以处理和存储大容量的繁杂数据。在平台运营方面,电信运营商有丰富的平台运营经验、大规模的用户群、销售渠道和品牌优势。

  2012年,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开展和3G市场的高速增长,物联网形成规模应用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便可提上日程,而电信运营商则是此重任的肩负者。

  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今年的重点任务就是实现物联网规模应用的推广,并加速物联网的商用进程。今年宽带提速工程已顺利展开,支撑物联网发展的基础宽带网络得到发展,物联网产业链各方将受益,从而推动物联网的规模商用。

  平台是关键

  目前,物联网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各方都有竞逐主导者的机会。电信运营商进军物联网时,势必要找准定位,如若不然,在物联网的激烈竞争中就将无法站稳脚跟。

  业内专家表示,电信运营商是信息服务的提供商,因此必须了解市场的需求,发挥自身优势,根据需求来开发相关应用。从目前物联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上看,电信运营商有望在综合统一平台和“杀手级应用”两个方向取得突破。

  由于物联网产业没有形成明确的分工,不同行业的应用也相对分离,整个物联网产业发展目前还处于零散阶段。

  与此同时,不同行业信息化之间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使得各个企业只能投入在各自的领域,而很难提供完整、深入的行业应用。孙会峰认为,要大力发展物联网,必须建立统一的网络平台,必须依托电信运营商。

  得平台者得天下,在物联网领域更是如此。业内专家认为,在物联网产业链中,需要传输海量数据,需要在业务和管理方面实现“物与物”和“人与人”通信的结合,这些都离不开基础通信网络的保障。因此,电信运营商亟须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打造综合性的统一物联网应用平台,与上下游之间展开紧密合作,抓住眼下物联网业务价值链分散的时机。

  “电信运营商完全具有搭建物联网平台的能力,并利用其现有资源整合科研院所、芯片生产商、终端生产商、系统集成商等上下游各环节,开展深度融合,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孙会峰说。

  但值得注意的是,三大电信运营商虽然都在致力于通用型的物联网业务平台的建设,但是目前的平台主要功能还只是单纯的数据转发平台,甚至仅是通道服务。全球物联网应用大多是在特定行业或企业的闭环应用,信息的管理和互联局限在较为有限的行业或企业内,不同地域间的互通也存在问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物与物的互联互通。

  另外,在一些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如石油、金融、电力等行业,由于其闭环产业链已经相当稳固成熟,电信运营商几乎被边缘化。

  业内专家建议,在物联网产业目前还没有形成整体意义上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情况下,建立通用型业务平台时机尚未成熟。因此,电信运营商要显示出足够的耐心,夯实基础,培育和等待产业成长。

  此外,孙会峰表示,电信运营商手握传统的管道优势,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整合优势,联合传感网厂家、应用服务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等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应用方面,电信运营商可以瞄准特定的应用市场大力发展等,形成规模应用,聚集客户群。

  格局初成

  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已不约而同地“进驻”位于无锡的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纷纷参与国内外各种标准组织,并积极开展与相关设备厂商的合作。此外,中国移动还在无锡成立了无锡物联网研究院。中国联通则与重庆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高3G网络的覆盖水平,加速“智能重庆”建设。

  三大运营商的进驻说明我国物联网产业分布格局的初步形成。在产业分布上,赛迪顾问李峻介绍说:“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

  赛迪顾问认为,物联网产业发展呈现“强者愈强”的态势。资源要素将继续向优势地区汇聚集中。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等地区作为目前国内物联网产业的聚集地,企业分布密集,研发机构众多,产业氛围良好。电信运营商的诸多动作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与此同时,专家认为,由于物联网真正进入千家万户的居民市场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其应用必然是从行业或企业开始。目前国内物联网规模应用的主要瓶颈包括标准缺失,业务模式不清晰,用户需求不明确和碎片化,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亟待整合等,为此谨防主题性炒作。

  NEC(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何东辉说:“现阶段对于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发展是一个关键时候,可以借助战略性新兴产业帮助国内的企业进行转型,对于中国下一个阶段非常重要。现在国内企业与国外很多企业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何东辉表示,物联网跟云计算一起构成了支撑整个智慧城市最核心的底层基石,作为IT企业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政府和客户把物联网落地,而不是一味地进行概念宣传和炒作。

  由此可见,面对物联网蛋糕时,电信运营商切忌急于求成,应当扬长补短,以获取最大利益。除了不断开发出新的应用,技术标准、商业模式也都需要电信运营商进一步探索。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海南打造物联网 四大板块力争创千..
下一篇什么才是物联网产业真正的“盐”..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