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物联网安防构建“感知警务”工作新模式
2011-03-24 14:28:13 来源:四星安防网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交通管控
 
在公安工作中,采用物联网技术的业务系统已率先应用于证件防伪、安全控制、交通管控、生产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警务领域,在涉人、涉车、涉物和重点场所管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公安工作中,采用物联网技术的业务系统已率先应用于证件防伪、安全控制、交通管控、生产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警务领域,在涉人、涉车、涉物和重点场所管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进一步依托物联网与传感技术,全面了解警务信息,提升现代警务的实战能力和服务水平,是公安机关面临的重大任务与战略课题。

  公安物联网是一系列智能技术与传统警务工作的集成、融合与应用的平台,是当前物联网世界中最具现实价值和发展潜力的重大项目,是集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系统集成、产业化和推广应用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基于传感器技术的社会化网络构建,通过感知设备和约定协议,公安物联网能够实现对警务工作的智能处理、协同感知,完成物与物、人与物的信息交互与警务监管。

  近年来,物联网相关技术及应用系统不断成熟完善,不仅能够自动地、动态地、批量地进行多类信息采集,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对物体进行单品管理、全程跟踪和信息追溯,大幅提高传统系统的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给现代警务的多个方面带来全新的运行模式和管理变革。

  如今物联网概念渐为人知,而在公安工作中,采用物联网技术的业务系统已率先应用于证件防伪、安全控制、交通管控、生产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警务领域,在涉人、涉车、涉物和重点场所管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现代警务对事件信息的实时采集、动态处理和防范预警等智能化功能。

  一、涉人管理。超过10亿数量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采用射频识别技术支撑公安机关证件管理信息化建设,同时通过访问控制和安全密码设置,实现对人身份信息和隐私的保护,极大地增强了证件防伪性能,维护了法定证件的严肃性。采用物联网技术在门禁控制、会务保障和权限管理上的涉人管理在公安系统已达到一定的应用规模。利用警员定位技术,实现警力动态调配和合理布置,实现扁平化指挥模式和警力优化也在规划实施中。

  二、涉车管理。对车辆实施有效监管是公安科技工作面临的突出课题,对于复杂的道路交通运行环境,仅依靠抽样采集或人工路检的工作方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射频识别技术(RFID)、专用微波短程通讯技术(DSRC)等为涉车管理提供了高速采集、全环境动态监管等技术手段。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车辆管理系统、南京特定车辆管理与治安防控体系和上海市营运车辆管理系统3项重大工程中建设基于无源射频识别技术的区域性车辆安全监管系统,通过在车辆内安装射频电子装置作为车辆的“电子身份镜像”,使被标识车辆的静态身份信息与动态运行信息(时间和道路空间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系统以车辆自动识别与认证服务为基础,实现在开放性道路交通环境下对车辆运行信息和事件信息的自动采集,提供满足不同应用环境的全天候涉车监管服务。该系统还能实现交通需求预设、路网资源的分配管理、交通流量自动统计、车辆运行状态的回溯、取证等功能,为公安警务以及交通、城建、环保、保险等社会行业提供涉车信息服务,相关成果将在更大范围内应用推广。

  三、涉物管理。物联网科技的精细化管理能力能够有效提升警用装备和重要物证的单品级管理水平,通过安置电子装置将自动化记录物资的存储地点、物流状态、出入库记录和使用状态,具有违规预警和追查回溯的系统功能。利用传感技术,对大型刑事犯罪案件中的检材建立电子档案,对大量物证进行准确记录和快速查找,提高案件办理的效率。

  四、重点场所管理。在金融单位、治安防控场所等重点场所的监管中,使用带有温度、烟雾、湿度、加速度、行为分析等传感能力的技术系统,将进一步加大警务监管力度,使公安监管的信息获取方法和覆盖范围发生重大变化。

  贯彻科技强警的发展战略,建立遵循技术及设备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公安物联网系统,涵盖涉车、涉人、涉物、重要场所的公安警务工作领域,将极大地提升现代警务的实战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警务工作的整体联动和协同作战,推动公安工作的科学、长远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我国高校积极渗透物联网应用的项..
下一篇西门子进军物联网 将于物联网博览..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