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ERP:成熟套装抑或量身定制——论成熟套装软件在电力行业的应用现状及趋势(1)
2011-05-27 16:21:24 来源: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
关键词:远光软件 成熟套装 电力行业
 
针对大型管理软件ERP,是选择客户化定制系统还是选择成熟的套装软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高峰就有低谷。客户化定制系统和成熟套装软件一样,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

  针对大型管理软件ERP,是选择客户化定制系统还是选择成熟的套装软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高峰就有低谷。客户化定制系统和成熟套装软件一样,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如果成熟套装的ERP能解决80%的电力业务需求,“成熟套装ERP+少量定制”,是不是最好、最经济、最容易出成果的解决方案?

  成熟套装VS量身定制

  针对大型系统ERP,成熟套装的行业软件还是量身定制更适合大型电力企业的集团信息化需求,这是目前讨论的一个焦点话题。

  成熟套装且具备行业特征的软件更容易成就最佳实践

  套装,望文生义可理解为大凡具有相同相似属性或通过不同部件完成某一功能的组合。软件的套装一定是为某一个功能集和需求池而存在的,它不可能是企业需求的全集,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假如ERP的套装软件、基于SOA架构的套装软件甚至SaaS服务套装、云计算套装等等。套装软件满足了企业70%更多共性化管理和生产需求,不可避免地依靠定制作为补充。而是否成熟,对最终用户而言应该更容易判断才行,就像一些资深的软件顾问所说的7:2:1规则。70%类似,20%符合行业特点,10%左右体现企业特殊要求。即成熟软件90%的功能不需要额外的配置就可以实现,真正要通过配置或二次开发的不到10%。否则可以认为这个软件不是一个很成熟的软件。

  所谓行业特征的成熟套装软件,应该理解为将专业软件打散重新洗牌组合后的套装软件,只不过在这个软件功能中同时涵盖了多专业的要求。京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顾问李东认为,“套用新潮一点的说法,符合行业特征的套装软件是电力企业的一片片云计算。之所以强调行业特征,很大程度上受到行业生产的法规标准制约。”然而软件的生命周期与企业生命周期并不同步,它们各自经历着婴儿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形成的S形曲线族。如果软件和企业两族曲线都能随着时间进度而进化,且能够通过各自的持续改进消除相互间矛盾,这样的成熟套装软件就可以称之为最佳实践。

  与量身定制的行业ERP相比,申能股份有限公司IT项目经理肖文凯认为,成熟套装软件在开发周期、稳定性上明显优于客户化定制软件。目前之所以受到诟病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大多数套装软件设计思路与国内运营商的实际运营模式存在差异。不同细分行业的生产过程和类型、制造方式不同,产品种类、计划模式差异较大,业务流程还在不断变化,其行业特点往往在套装软件中得不到体现。厂商往往说"面向各种行业","适合各种企业",反而使用户不得要领,无法选择。即使国际知名厂商的ERP也分为针对一些重点行业的版本,最佳业务实践,也往往存在着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弊病。因此,选型往往成为能否成功的关键。

  肖文凯在采访说,申能股份暨外高桥第二发电公司的ERP项目之所以采用的SAP的成熟套装ERP系统,一是基于公司信息化整体规划,他们需要一套从控股公司到电厂的全面管理解决方案,其次考虑到SAP产品是吸收了西方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和世界一流企业的实施经验并借助信息系统加以实现的成熟、全面的管理软件,申能股份和外高桥第二发电公司最终选择了SAP来构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平台,即选择了SAP的“成熟套装”软件。

  但就目前而言,成熟套装ERP目前在发电领域的实施与应用尚未燎原。所以然的主要原因是,量身定做的系统在电力信息化建设中由来已久。随着不同阶段的展开,量身定做的客户化定制系统在开发、实施以及扩展性、应用灵活性等方面日益表现出的不同特点。李东说,在开发实施阶段领导层往往对定制系统的期望总是相当高远,盼望着立竿见影,而业务部门则强调自我需求嬗变,实施队伍软硬兼施柳暗花明,IT专业人员上下安抚左右平衡,在这样的氛围中系统进展常常不如所愿。“尽管在招标技术规范书中有扩展性要求,实际上大家都很明白,每个系统实际上都是一锤子买卖,下一次扩展不定到猴年马月了,而且将来也未必再用这样的架构或技术。当以果腹为最高目标的乞丐蜕变为追求色香味形意境界的美食家时,对定制化厨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系统实施期间,应用灵活性基本上满足客户的需求,然而当客户应用一段时间后,这种灵活性的要求不再是系统提供的配置灵活性所能解决的。客户所谓的灵活性,很大程度上不是系统操作层面的灵活性,而是系统适应新需求或者变动需求的灵活性。从而导致客户化定制系统治能维持一定周期内的扩展性和应用灵活性。但就软件本身及企业两族的生命周期而言,不能同步是其最致命伤所在。”

  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讲,无论如何分解、整理和固化,为客户量身定做的,不过是一套刚性的模具。而成熟套装软件则更富于柔性,可以随着企业的生命周期而相生共长,甚至其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活力与激情的生命个体,更能穿越时间的限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长的空间。

  谁更能刚柔并济,谁就能主宰乾坤

  那么,我们究竟是原汁原味地引进成熟套装软件还是彻头彻尾地进行本地化定制甚至改造?

  肖文凯认为,国外的先进ERP系统,它的科学管理理念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尽可能的原汁原味引进系统,按照系统的管理思想来指导现有企业的做法,用先进的管理流程来改造现有的管理流程,这些都对提高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很大的帮助。原汁原味引进,也许源于某种原装进口情结,也是一种纯粹的拿来主义。趋之若鹜、欣然接受是一种态度,拿来后扬弃改造以合我意也是一种态度,谈之色变拒之千里也是一种态度。拿来的东西是否好用、够用、实用,一要看自身价值观是否看得上,二要看所处环境是否适宜安置这件物什。即便爱之入骨朝思暮想,也要看是否愿意为它改变一下自身境况以营造其生存空间。这是众多信息化专家们的共识,诸如BPR之类方法论早已论证过的。李东认为,“原汁原味,关键在于其汁所含营养自己是否需要,吸收后会不会过敏,其味是否吻合管理思想,好比芝兰之香置于鲍肆或阿堵之物陈列庙堂,能否有绕梁三日坚持不变的毅力和赌性也值得关注。”

  然而目前的情况是,一旦“成熟套装”遇到“本地化定制”,我们经常需要妥协,很少原汁原味地引进。虽然原汁原味实施应用经常成功,引进成熟套装软件后进行大量本地化定制后反而几乎全线崩溃也并不鲜见。在李东看来,妥协或不妥协均是解决之道,成功与否视其妥协了什么和坚持了什么。对成熟套装系统伤筋动骨的妥协断然不可取,但若需对企业伤筋动骨,就要质疑该系统引进的是否正确。本地化定制尽管极大吻合了企业需求,却难免掩盖了企业某些顽疾。这是一项艰难的风险抉择。微笑亲和的面孔未必不是一件利器。

  引进还是定制?妥协抑或坚持?其实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肖文凯透露,“在SAP套装的基础上,我们也进行了一定的定制开发,譬如运行管理,两票管理等,而这些基于SAP的开发,在后续的维护和改进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工作量。成熟套装软件的每一个单独的模块,基本上都有具备相应功能的本地产品或者说能够通过定制化开发来完成,但是在集成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这些定制产品就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套装软件所涵盖的集中化、标准化、集成化的思想,并不是简单的“本地化定制”所能达到的。”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无论成熟套装软件还是本地化定制,其实都是各存刚柔,只是表现的阶段各有不同。但就是这一点点不同,以至于谬以千里。因为,如果了离开当初的场景和时段,很多定义就失去了意义。量身定作的衣服,既挡不住会随着岁月而长大变高的身材,更挡不住随着时间而改变的审美取向。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从这个角度上讲,谁更能刚柔并济,谁才能主宰乾坤。

  成熟套装软件燎原之势不可挡

  生活中周围的一切都在变革,信息技术如融入红细胞的氧气,即便大脑浑然不觉,一个人不想被带入信息时代早已无法抗拒。李东认为,成熟套装软件至于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也是如此,信息技术的渗透和运用,也是不争的事实,即便其重要性仍被领导者们嗤之以鼻,即便其带来的效益难以量化,即便其引进冠之以锦上添花的虚名。如果说汽车技术是人类腿的延伸,航天技术是人类梦想的延伸,那么信息技术作为有史以来人类最具效力的工具和服务的手段,便是人类大脑的延伸。电力企业在生产和管理各个环节享受着套装软件带来的利润与便捷,这种必然性不是成熟套装软件为自己争得存在的价值,而完全是因为时代和环境的要求如此,是因为电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如此。

  随着电力行业管理水平进步,更加规范、科学、理性的管理思想、方法付诸行动,套装软件一定会应用的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随着利用节能、降耗、挖潜、维护等等手段降低成本越来越接近底线时,管理者日渐认识到管理也可以创造效益,套装软件如成熟的ERP会以其实用性而更有利于管理者更加精细地管控企业各类资源,这种观点已被管理层所接受。李东认为,相对于电力赖以生存的核心发供配送销业务,信息化尽管融入了各个层面,然而作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层,电力行业自身的信息化开发能力越来越弱化,依靠外部力量诸如外包服务,各大集团,地方电力逐渐部署一系列成熟套装软件,这样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肖文凯则认为在发电行业,大型ERP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多,集中式部署的趋势也比较明显,这也反映了各发电集团日益重视信息化建设,加强集团化管理的意图。

  但大型ERP软件的功能很丰富,要用好并不容易。肖文凯说,“行业内正处于建设期的ERP项目比较多,但真正成功实施,成功应用的案例相对比较少,一些ERP软件高级的功能还值得我们去摸索和掌握。另外,优秀的实施团队比较希缺,既懂专业,又了解行业,还熟悉软件产品的高级顾问数量太少,这也对实施ERP软件带来了风险。”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Talisma推出社会化CRM和性能分析..
下一篇当内控搭上ERP的“顺风车”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