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5日,网秦在纽交所挂牌上市。本报资料图片
目前,终端、软件、应用三大层面的融合及创新将令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脱胎换骨”。移动互联网成为连接产业发展与客户应用的重要载体,对于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的企业而言,必须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抢抓机遇,占据竞争先机,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于是,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终端厂商等纷纷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布局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的棋子,相互渗透与延伸影响力,最终谋求移动互联的话语权。
移动互联网势不可挡
近日,2011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在京举行,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表示,中国乃至亚洲地区逐渐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潜力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迎来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机遇。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03亿,占网民总数的66.2%,较2009年底增加了6930万人。
随着三大运营商3G网络商用日益成熟,智能手机价格和通信成本继续降低,以iPhone为代表的移动应用深入人心,3G网络应用体验的逐步提升,开启了更多用户的移动互联生活。
网秦凭借成功模式快速抢滩
在移动互联网行业,模式将决定企业的发展空间,创新将关乎产业的未来走向。商业模式是维系企业生存的关键所在。伴随市场需求的日益细化,近年来,包括微软、谷歌、盛大、网秦等高成长企业纷纷在战略领域进行创新。包括应用行业领先的免费增值业务等领先商业模式,为互联网行业探索了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5月5日(美国时间)晚,手机安全厂商网秦正式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成功上市的移动互联网云服务企业。网秦创始人之一林宇博士指出,创新模式是维系企业发展的命脉所在,此前登陆北美市场的公司,经常会将自己与国外领先的企业进行对比,以便令投资人更形象地了解其运营模式,例如人人网等SNS网站会称自己复制的是美国的Facebook等。与之不同,网秦则是第一家中国创新模式的公司。中国互联网的历史从1992年、1993年开始萌芽,所以中国互联网发生的问题美国互联网三五年前就发生了,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模式是从美国复制到中国的原因。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网秦能成功上市正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并专注之。每一个要长期生存下来的公司都要有基于自己的关键资源和优势而建立起来的商业模式。很多互联网企业在成长中,为了盈利,经常会调整商业模式,向多元化发展,比如人人公司打出的Facebook+Groupon+Zynga+Linkedin综合体概念,可能会出现每方面都做得不足的弊端。网秦基于创新的Freemium SaaS商业模式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网秦的Freemium SaaS模式为用户提供基础免费服务,并为部分用户提供基于个性需求的收费的高级服务。
未来数年,商业模式将成为企业走向成功的关键。以网秦公司为代表的高成长企业采用免费增值业务并行的模式,更加符合移动互联网的整体发展趋势。其近年来在移动安全、移动效率和个性化智能云服务三大核心业务线中的快速发展,在商业模式方面的突破创新,充分彰显了领先企业的战略眼光,也将直接促进企业在对应领域中的持续增长。
网秦现象
引发的思考
对于更大的市场而言,网秦上市同时代表了移动互联网企业日渐被市场承认的实力。业内人士表示,移动互联网将注定成为行业的发展方向,据易观国际预测, 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将超过互联网用户数,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更达到了64.4亿元。尽管市场前景可期,但更多移动互联网企业却依然存在发展困惑,包括对发展方向、盈利模式的思考,以及在移动互联网大热的行业背景下,在探寻如何获得资本市场的关注之路。
而本次网秦公司的率先上市,或许给移动互联网行业带来了一些启示,也为思考上市之路的创业者提供了参照。目前,网秦已成为一家可以提供完整移动应用服务解决方案的企业。在移动安全领域,“网秦手机杀毒”、“网秦手机卫士”和“网秦在线查杀”平台可充分满足用户的安全需要;在移动效率方面,“网秦通讯管家”和“网秦日程管家”为用户最大限度地过滤移动信息干扰,提高人们的移动应用效率,而为了未来计,网秦移动云服务的战略雏形“网秦空间”更已初见雏形。
显然,上市仅仅是成长的环节之一,正如网秦CEO林宇所言,任何一个公司股价的增长都需要过程,一时的起伏很正常,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来讲,通过遵循市场规律保持持续性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将企业做大做强的愿景。
免费的移动应用生态圈
“移动应用的免费模式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移动广告服务提供商百分通联CEO张福连这样说道,而百分通联也是国内首个免费移动应用商业生态圈的倡议发起者。这个生态圈的组成者为手机用户、广告主、移动广告平台、应用开发者、第三方研究机构等,这也是国内首个以对手机用户下载应用免费为前提、以广告赢收串联起一个价值链的生态圈。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创新,“终端+应用”成为产业链各参与方较认可的一种运营模式。现有的国内外移动应用的商业模式包括付费下载和“免费+广告”两种,其中“免费+广告”模式是指将广告主的促销或品牌信息投放到手机客户端上,第三方手机广告运营平台整合应用开发者,在应用程序中内嵌广告,并与开发者进行收入分成。
张福连表示,虽然目前移动应用在欧美发达国家依然以下载收费或应用收费为主要盈利模式,但这种模式在中国本土化的进程中却遭遇到了瓶颈或尴尬。对许多国人而言,也许愿意花6元人民币去买一张盗版光碟,却不愿意花1美元去买一个钟爱的手机软件。这种现象是由于中国消费者在互联网时代形成的消费理念与免费习惯导致的,体现出中国和欧美消费者使用手机的习惯与付费意愿上的差别,因此,移动应用在中国面临着有别于欧美发达国家的独特发展环境。
张福连认为,国内手机用户要养成付费下载的习惯还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培养过程。在这种背景下,移动应用免费下载+广告植入模式,就责无旁贷地成为推动移动应用产业在中国成长以及快速实现收益的另一根救命稻草。根据对中国开发者的调查,目前国内的移动应用开发者中70%以开发免费应用为主,仅有30%的开发者及团队以开发付费应用为主。这说明移动应用“免费+广告”模式将成为付费下载模式的有力补充。也说明移动应用的“免费+广告”模式更符合中国手机用户的习惯,也更容易解决在中国的移动应用市场启动初期为应用开发者带来利益回报的问题,从而盘活整个产业链。
以真实之力撬动微博营销
上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量突破了1.4亿,微博已迅速成长为中国社会化营销第一大平台,微博正在改变人与媒体、信息的创造传播模式,从而推动营销传播生态的进化。如何利用微博更好地达到营销效果,也成了对业界的一种考量。而随视传媒研发的基于微博平台的全新营销产品“微博派”是在微博营销当中非常有价值的尝试。
据介绍,“微博派”依托AdMan智能操作系统,以网民浏览行为分析为基础,找到具备真实传播力的活跃红人、使用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实现信息在自媒体营销圈中的迅速扩散,并可进行跨平台(不同微博平台)、跨终端(桌面电脑、手机、平板)运营,实现微博平台营销价值最大化。
“微博派”平台在过去6个月的试运营中积累了过百万的活跃红人,影响力的集合可以覆盖过亿的微博粉丝,成功地建立起微博传播的多层沙漏叠加的模型。随视传媒COO薛雯漪表示:“自媒体的网络传播轨迹类似于物理界的布朗运动,看似无序实则有章可循。‘微博派’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新媒体与传播学相结合,融合强大的技术支持,为微博营销搭建出一套可分析、可预估、可量化的体系。”
“提起网络营销、EPR,人们很容易联想起网络水军,而这正是随视传媒研发设计微博派产品之初就极力摈弃的思路。‘微博派’强调传播载体的真实性,因为真实才具有传播力,真实的行为轨迹才可复制、可预估,真实才能架构起科学的数据模型。”随视传媒新媒体事业部副总裁王培表示。
“微博派”的技术与运营模式与美国社会化营销公司Vitrue不谋而合。Vitrue以帮助品牌企业在社交媒体上开展网络营销而知名,其SaaS平台帮助品牌和营销主与粉丝和消费者通过Facebook或Twitter账号、LBS服务和手机应用进行交流。Vitrue先后获得了额度分别为550万美元以及1000万美元的两轮融资,今年2月,Vitrue获得了1700万美元的第三轮投资。风险投资的蜂拥而入充分表明了投资者对这一社��化营销模式的看好。
COO薛雯漪表示:在自媒体主流化的时代,网民越来越掌握互联网信息生产消费的主动权。微博蕴含着无限的营销价值和前景。关键是如何将传播力转化为营销力,将虚拟的ID过滤为真实的个体。随视传媒力求将“微博派”打造成回归微博传播价值本源的营销平台,不断提高网络营销效果的真实性和可衡量性,并为推动网络营销主流化进程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